“連史紙”,素有“壽紙千年”美稱,早在元代即被譽為“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連史紙”采用嫩竹做原料,堿法蒸煮,漂白紙漿,手工竹簾抄造,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它紙如白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著墨鮮明,書寫、圖畫均宜。舊時,凡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
福建紙業史書記載,四百年前,“客家祖地”福建省連城縣遍布造紙廠,當地造紙廠秉承竹絲天然漂白工藝,恪守明清客家造紙文化,產出的宣紙享有“紙中絲綢”、“民間國寶”的美稱。數百年間,連城宣紙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名聲大震。在連城縣姑田鎮百年手工紙作坊“美玉堂”珍藏著迄今已有200年歷史的陳年宣紙,與一般新宣紙并無差異。這就是“美玉堂”第十一代傳人鄧金坤的傳家寶。
如今,鄧金坤成了連城宣紙的“守望者”,他在2010年8月被授予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曾經盛極一時的連城宣紙產地,“美玉堂”成了福建省內以堅守純手工方式制作連城宣紙的“獨苗”。
創立于1897年的這家百年紙號“美玉堂”古老的廠房內,紙漿池、紙簾、紙板架等造紙工具應有盡有,30多名師傅每天都忙著撈紙、焙紙、驗紙、撕紙……鄧金坤決心將連城宣紙的生產技藝竭盡所能的傳承下去。2012年8月,“美玉堂”與杭州西泠印社展開合作,共建連史紙產業合作基地,這是西泠印社在國內建立的第一個文化產業合作基地。這給“連史紙”的生產和發展帶來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