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山東省實現空氣質量較2010年改善50%左右——年初長時間持續的霧霾仍刻印在人們腦中,這一目標能不能變成現實?
“借鑒治水,標準先行,倒逼轉調。”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這樣表示。在5月28日的發布會上,《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及火電、鋼鐵、建材、鍋爐、工業爐窯五個行業標準同時發布,這些標準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大氣污染行業排放特權將逐步取消。
五行業排放標準率先加嚴
據匡算,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石化等五大行業創造30%的工業增加值,煤炭消費和污染物排放卻占90%以上。根據標準,火電廠排放標準劃分為兩個時段逐步加嚴:自2013年9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為第一時段,現有企業與新建企業執行不同排放限值;自2017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與新建企業執行相同排放限值。鋼鐵、建材、鍋爐和工業爐窯排放標準也是劃分為兩個時段逐步加嚴:自2013年9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為第一時段,現有企業與新建企業執行不同排放限值;自2015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與新建企業執行相同排放限值。
據悉,與現行國家標準相較,這五大行業排放標準均不同程度加嚴。有些行業的排放限值加嚴的幅度非常大:如鋼鐵行業燒結機的二氧化硫排放濃度(100mg/m3)較國家標準(200 mg/m3)加嚴了一倍。除排放限值加嚴,有些行業還增加了污染控制因子。
“治理大氣,核心就是‘轉調’!D調’如不能實質推進,大氣質量就不可能有根本改善。”張波告訴記者,以往的行業排放標準,實質上就是對高污染行業的縱容和保護:因為高污染,所以允許其高排放。而理由,則是其不具備治污的經濟、技術可行性。“按這個邏輯,就成了‘死扣’。從山東10多年流域治污的經驗看,唯有用標準倒逼‘轉調’!
污染行業能否蛻變
鋼鐵、建材等高污染行業能否承受得起環保標準的提升?
“這得讓事實說話!睆埐ㄕf,為了實現流域治污目標,從2003年起到2010年,山東對水污染大戶——造紙行業實行了分階段逐漸加嚴的地方標準。標準頒布之初,有人質疑過高過嚴的標準,將搞垮山東造紙業。但推行的結果卻是山東造紙行業甩掉了高污染的“黑帽子”,治污水平領先國內同行業5年以上,而且行業規模、利稅還躍居全國首位!凹哟笾挝哿Χ,短期看必然引起企業成本的增加;而長期看,治污水平代表了企業與環境共同發展的能力,將會成為企業越來越重要的競爭力。”
省環保廳按照現狀對率先加嚴的五大行業做了技術可行性和成本分析。如建材工業中最具代表性的水泥行業,從技術方面分析,由于水泥窯型發生顯著變化,加上布袋除塵技術及一些工藝控制,主要污染物完全可以控制到標準要求。而顆粒物標準提高后,將增加除塵成本1-2元/噸水泥,約占噸水泥利潤的1%。
區域標準逐步加嚴
參照流域治污經驗,除了五大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步出臺的還有《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按照這一區域標準,將在今后8年,分4個時段,逐步加嚴。其中,第一、第二、第三時段仍然適當考慮行業差別,通過行業標準的實施來解決重點行業的高污染瓶頸問題,使它們的技術水平和排放水平與其他行業達到基本相同的水準。從2020年1月1日起,即第四時段,將完全取消高污染行業的排放特權,依據環境空氣質量反推得到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實現排放標準與環境質量相掛鉤。
根據省環保廳解釋,區域標準,是以人對環境的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依據生態環境敏感程度、人口密度、環境承載能力三個因素,將全省區域劃分為核心控制區、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不同區域執行不同的排放限值。
據環保部門測算,至2020年,在區域標準的第四時段標準限值全面落實后,我省現有固定源大氣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預計可削減6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可削減60%左右,顆粒物排放總量可削減70%左右,加上機動車燃油標準提高、揚塵控制等措施,保證企業達標后排出的廢氣,經過大氣擴散、稀釋后,要達到或接近《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的要求,使人口密集區的公眾能夠享受到最基本的環境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