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銀行貸款湖南森林恢復和發展項目啟動會正式啟動實施。會議指出,從2003年起,世界銀行將為湖南省提供貸款5億元人民幣,中方配套資金2.2億元,用以重建和恢復2008年因冰災受損的近6萬公頃人工生態林。
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導致湖南全省35.3%的林地面積受損,湖南省森林資源嚴重受損,生態退化、森林火災、病蟲害等次生災害隱患嚴重,迫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先進技術指導。基于此,湖南省林業部門從2009年開始申報世界銀行貸款湖南森林恢復與發展項目,今年項目獲得了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的批準并正式簽訂協議。
據湖南省副省長張碩輔介紹,該項目是湖南省在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首次單獨申請到的世界銀行貸款林業項目。該項目將在寧鄉、醴陵、耒陽等22個縣市區重建和恢復受損人工生態林58900公頃,通過使用鄉土樹種營造多樹種針闊混交林,通過多種造林學方法來提高林分結構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并提供苗圃升級和種植材料發展、林業合作社發展等技術支持和服務,提高人工林對自然災害的抗逆性和應對未來氣候多種變化影響。項目實施期從今年起至2018年止,時長6年,貸款期限為26年。目前,湖南已落實該項目2013年度省級配套資金700萬元,完成年度造林任務8226公頃。
張碩輔強調,項目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我省林業對外交流與合作都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配套資金,抓好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