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東)年產銅版紙200萬噸以上,是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銅版紙生產企業之一。截至目前,金東共申請專利192項,獲得授權專利78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45項、外觀設計專利11項,登記軟件著作權9項,商標核準注冊80件。
打破外企壟斷
隨著國際紙業競爭局勢日趨激烈,金東直接面臨的是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的緊張局面,唯有通過科技創新、激勵創造來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金東的專利技術覆蓋銅版紙新產品、環境保護、造紙新工藝各個方面,其中“輪轉機印刷用涂布紙及生產方法”專利成果成功打破了國內市場受外國企業壟斷的局面,并多次獲得省市科技部門表彰;“造紙工業廢水回收利用的方法”發明專利技術對造紙工業廢水深度回用,為造紙工業零排放樹立了典范。
積極轉化專利成果
公司十分重視知識產權的運用,一方面將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積極轉化實施于工廠各個環節以提高生產效率。輪轉銅專利產品為國內銅版紙首創,近年來金東通過不斷優化升級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目前年平均銷售40萬噸,年銷售額達1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營業收入已占全年營業收入的60%以上。造紙工業廢水回收利用相關專利技術為公司的造紙用水作出了巨大貢獻,截至2010年公司噸紙耗水量已經降低至7噸/噸紙,超出世界先進水平50%,為國內銅版紙首創。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出,使得公司的高新技術企業評定、科技項目申報等政府相關考評取得優異的成績,僅稅收優惠已達1.5億元,專項資金扶持200余萬元,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公司將知識產權授權許可友廠獨占使用,促進全集團創新轉型,拓寬知識產權效應,提升產業競爭力。
變被動為主動
為了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金東從機構建設、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經費投入等方面均進行了相應的規范。
在機構建設方面,由公司總經理親自掛帥,擔任知識產權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成立了知識產權專職部門——法務暨知識產權處,整合IPR與IPE,組建人資暨法務知識產權部。
公司已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相關管理制度,如《知識產權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商標管理辦法》等。公司還積極培養人才,鼓勵員工通過自身學習加強專業素養。截至目前公司共培養江蘇省知識產權工程師48名,其中23人入選鎮江市知識產權后備人才;培養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內審員42人,考取國家專利代理人4人次。
公司積極爭取各項政府專利資助補助,不斷加大知識產權經費投入累計達2.8億余元,有效保障了知識產權工作運行。公司還設立了知識產權專項基金與風險準備金,保障了知識產權工作的資金支持。
金東以立足世界的眼光審時度勢,積極申請專利,變被動為主動。2010年某國際知名造紙企業為其在中國開辟銅版紙市場掃除知識產權障礙,對金東產品專利“輪轉機印刷用涂布紙及生產方法”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了專利無效請求。此舉對金東乃至整個國內造紙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及維權敲響了警鐘。公司積極應訴,全力以赴,以爭取該專利權維持有效,最終公司維持專利權絕大部分有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此項專利。
專利工作任重道遠
公司引進eIAM專利系統,并修改《專利管理辦法》作為相應配套制度,建立與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發揮自上而下的組織功效和各部門專利聯絡人職能,制定各部門及公司專利KPI指標,目標在去年專利申請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使公司專利突破三位數增長。
公司積極申報并承辦各級政府組織的知識產權項目工作。2011年1月被鎮江市知識產權局批準設立“企業知識產權工程師工作站”;7月,公司成功通過“鎮江市企業戰略推進計劃項目”、“江蘇省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單位”現場驗收,榮獲江蘇省知識產權貫標第一名。2012年12月,公司成為全國首批11家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標認證的企業,2012年度,公司獲得省、市知識產權局專利資助共計53余萬元。
2012年,公司的“輪轉機印刷用涂布紙及生產方法”發明專利獲鎮江市知識產權局推薦,申報“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同時,公司“一種高機械漿含量銅版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得的銅版紙”發明專利獲第三屆鎮江市專利優秀獎,并入選“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2013年4月,公司“環保醫療用影印用紙”在第41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一舉獲得金獎及“俄羅斯代表團特別獎”。
企業知識產權貴在運用與保護,為公司創造價值,知識產權工作任重道遠。公司將秉承企業發展規劃與經營理念,在國家振興民族工業的號召下,結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并服務于全公司戰略,努力完成知識產權戰略目標,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