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黑龍江省首家縣級林權交易市場——牡丹江東寧林權交易市場正式掛牌運營。平臺建立了網絡化統一交易、信息發布,交易支付和政策監管平臺等體系,打破買賣雙方的空間和時間限制,撮合買賣雙方成交,從而提高成交效率,緩解目前林權與林業產品交易的信息不對稱。
記者從東寧縣宣傳部獲悉,牡丹江東寧林權交易市場是經黑龍江省林業廳同意,東寧縣政府批準成立的網絡化從事林業要素與資源綜合性交易和服務的機構,設立了林權登記管理服務、林業產權交易服務、林權擔保抵押和森林保險服務、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服務、科技服務和法律政策咨詢及林權糾紛仲裁5個窗口。該市場為林權轉讓人、受讓人、投保人、林權抵押貸款人、林業項目投資人,提供全方位、全過程、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有了林權交易市場真是方便多了,交易速度快而且價格公平合理。”黑龍江省東寧縣老黑山鎮的嚇虎志高興地說。嚇虎志的518畝林地以5.8萬元成功拍賣,成為掛牌運營后首個拍賣成功的林地。據嚇虎志介紹,他早就想把這塊地林地轉賣,也有很多人表示想要購買,但由于價格不是很合理就一直沒賣。沒想到在林權交易市場掛牌運營第一天就成功拍賣。
2003年以來,黑龍江省東寧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目前,東寧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2%,成為全國沿邊首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經過10年的努力,東寧縣已累計退耕還林37萬畝、插柳護岸6000多畝。與此同時,東寧縣“綠色銀行”催生了650多個百萬元戶,承包擁有林地林權的人不斷增加,市場化需求日益加大,現有服務機構的職能,已無法滿足迅速發展的林業社會化服務的需要,迫切需要林權交易機構的產生。
林權交易市場通過與商業銀行合作,為有融資需求的交易方提供融資服務。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為有森林保險需求的林權人提供森林保險登記服務。通過公開、集中競價方式,實現價格發布和定價功能,并指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影響力。市場的成立一方面鞏固了林改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讓林權變現交易上市,從而吸引帶動銀行、社會和各方投資,籌措更多資金植樹造林,更好地發展生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