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達集團(下稱維達)越來越感到懷疑,是否還將繼續跟進對手們的策略,以高速擴大產能的增長模式來擴大市場份額。即使是在第二大股東——世界第二大生活用紙巨頭愛生雅(SCA)近日提出價值總額高達86.47億港元要約收購之后,維達仍未將這個疑慮打消。
9月17日,維達國際發布2013年中報顯示,行業產能大增、競爭烈度加劇,導致其有限的凈利潤進一步下滑。與此同時,維達在公告中表示,將“研究輕資產發展模式”——即打算在未來考慮以代工模式應對市場需求的擴大,而非僅僅以“投資驅動”的方式保持增長。
此刻的中國生活用紙行業,恒安、金紅葉(APP)、維達、中順四大巨頭,都在迅速擴大自己的產能,市場競爭越來越呈現白熱化的狀態。國際巨頭的介入,或將給維達帶來全新的可能性,同時也給行業帶來新的變數。
維達,進退維谷
一向以“高端”示人的維達,卻并未取得人們想象的高利潤率,甚至,在行業四大巨頭中,其凈利潤率墊底,今年上半年僅有8.6%(去年年報為8.9%),約為競爭對手恒安國際的一半。
原因在于,競爭烈度的加劇,使得維達不得不增加其營銷費用,攤薄利潤。由于維達定位相對高端,而中國生活用紙的增長點卻在農村、三線城市等中低端市場,維達的“高開低走”,要比中順、APP以“低開高走”的市場策略相對投鼠忌器,這也是其市場份額不如APP與中順增長迅速的原因之一。
但是,競爭對手的迅猛擴張,維達不得不緊緊跟隨,不斷增加新的產能。資料顯示,金紅葉2013年將新增產能40萬噸,總產能達到128萬噸;2014年將新增產能72萬噸,總產能達到200萬噸;2015年將新增產能25萬噸,總產能達到225萬噸。
據恒安集團稱,明年及后年,其將分別增加年度化產能36萬噸及12萬噸,新產能主要包括8條生產線,分布于重慶、湖南、山東及蕪湖,至2015年底,該集團全部產能將達到138萬噸。
根據RISI公司的預測,2015年中國生活用紙總產能將達到920萬噸,因此屆時金紅葉的產能將占全國總產能的約1/4,位居第一。
面對對手的迅猛擴張,維達亦不得不增強產能應對競爭。今年上半年,維達有8萬噸新產能投產,并將于今年下半年進一步增加14萬噸產能,到今年年底總設計產能將達76萬噸。維達預計,到2014年年底,其總產能將可達至89萬噸。顯然,維達的產能擴張與競爭對手相比甚為保守。
而利潤率水平的低下,則進一步遏制了維達加大擴張的想法。因此,維達在今年中報中首度提出“輕資產”戰略,以代工的方式應對市場對產能提升的要求。但是,這在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規模決定市場格局的境況下,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潛在風險。
愛生雅救場
愛生雅入主第一大股東之后,維達或有機會從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中走出來。
日前,愛生雅向維達提出全面要約收購,要約收購價較維達停牌前的7.95港元溢價38.36%,價值總額高達86.47億港元。
由于高端生活用紙均需從國外進口紙漿(中端、低端一般用國內紙漿和回收紙漿),這也導致中國生活用紙行業整體存在極大的戰略性風險。國內幾大生活用紙巨頭中,除了APP在國內有十余個森林資源林地,其余的制造商的高端產品原料基本都依賴進口。
眾所周知,愛生雅既是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生活用紙生產企業,同時,愛生雅也是歐洲最大的私有森林持有者。因此,愛生雅入主維達之后,后者的原料制約因素將隨之而解。
對國內生活用紙行業來說,與生產規模效應的制約因素相比,森林資源與高端紙漿的制約較前者對全行業更具有致命性。因為,除了林漿紙一體化比單存的成品紙生產企業更具有集約化優勢,更為要緊的是,紙漿依賴進口還存在不斷變幻的匯率風險。若以此來看,維達通過下嫁愛生雅的豪門解決這一致命問題之后,在現有四大巨頭的競爭格局中,只有APP處于對等的競爭格局。
目前,APP在全球擁有的森林資源超過100萬公頃,其中在中國造林面積超過30萬公頃。
木漿為生活用紙產品的主要原料,維達在此次中報中亦承認木漿對其所產生的影響:上半年,木漿價格上揚,拉高了本集團之采購成本。展望下半年,木漿價格仍會波動。維達表示,將加強與核心供應商的長期友好聯盟關系,并繼續尋覓新木漿品種及供應商,冀望增強木漿采購之議價能力,減低制造成本。
受制于行政割據
記者采訪獲悉表示,紙漿的大量進口將對國內生活用紙企業造成一定沖擊,國際紙漿價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內紙廠的生產成本。“以中順潔柔為例,紙漿成本占到其生活用紙成本的55%-65%。2012年,紙漿進口量占我國造紙行業進口量比重為83.50%。”
中國生活用紙乃至整個紙品行業都受制于上游資源,而其中行政權力的條塊割據更是加深了行業突圍的難度。
報告稱,中國造紙業的發展受制于林業、農業和輕工業“三權分立”,國家缺乏對行業統一的規劃和指導,長期沒有完整的產業政策,國家各部門的相關政策對造紙業又有不同規定,不能協調統一,甚至相互牽制,導致造紙業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
正因為上游資源掌握在國際巨頭手中,中國雖然是生活用紙的制造和消費大國,但并沒有取得紙漿的定價權。目前,行業四大龍頭之一的維達落入外資手中,更是讓人對中國企業紙漿定價權進一步喪失產生擔憂。
對此,分析認為,維達被國際上游企業收購,短期內并不足以撼動整個市場格局,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攪動現有的競爭格局,中國企業的定價權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