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第20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閉幕。本屆圖博會為期5天,展覽面積53600平方米。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出版單位參展,展示精品圖書20萬種,舉辦文化交流活動1000多場,參展參觀人數逾20萬人次。北京圖博會已成為連接我國與世界出版業的重要平臺,也成為國內出版業動態呈現的“風向標”。縱觀本屆圖博會,數字出版產品亮點頻閃,迫使圖書零售市場進入“洗牌期”,部分企業開始進行跨界融合,中國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正在加快。
數字出版新品頻出
用手機對二維碼進行掃描,完成客戶端下載,開始即時閱讀……按照工作人員介紹的步驟,記者點開“易閱客”客戶端,簡潔干凈的界面呈現面前。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推出“易閱通”數字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并推出了其全終端數字閱讀子平臺“易閱客”。“中圖公司長期為各地酒店、機場、航班供應境外紙本報刊,‘易閱客’上線后業務將依托這些渠道開展,為讀者提供國內外數字報刊的個人閱讀服務。”中圖集團總公司副總經理梁建瑞告訴記者。
中信出版社數字出版品牌“中國故事”首次亮相,這套無紙化出版的系列圖書將以非虛構寫作的手法,講述萬千中國普通人的故事,力圖展現一個真實的中國。此外,中國知網也以B2B數字出版物國際營銷平臺作為亮點;“iPad——向移動閱讀業務轉型”成為中國外文局的參會廣告……
在掌閱數字出版分享會上,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數字閱讀中心運營總監吳欣講述了“動態出版”的理念:“一些知識可以匯集、沉淀下來,當話題點產生時,通過再加工、再創造便可快速制造圖書。”
零售市場進入“洗牌期”
在數字出版產品的沖擊下,圖書零售市場進入了“洗牌期”。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2013年上半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和《2013開卷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讀者調查報告》。開卷公司客戶副總監楊雷告訴記者,少兒和文學這兩個類別的圖書仍保持了幾年間較好的增長勢頭,成為市場熱點。進入2013年,受“莫言熱”以及“影視同期書”互動助推的影響,文學類圖書的碼洋(全部圖書定價總額)比重達到11.57%,而少兒類的碼洋比重更是達到16.64%。在2013年上半年大眾暢銷書前100名的上榜席位中,少兒類上榜圖書達到52種,文學類上榜圖書達到32種。
跨界融合已成趨勢
數據同時顯示,受渠道分流影響,實體書店今年上半年延續去年負增長態勢,同比增長率為-2.8%。開卷公司研究咨詢部經理助理楊毅說,“面對激烈的渠道變革,實體書店需要改變粗放的經營方式,優化流程降低成本,在發掘本地資源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在圖博會天翼閱讀展臺,與當下熱播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相關的《中國好聲音E雜志》吸引了許多觀眾。天翼閱讀方工作人員林賽君介紹,作為天翼閱讀首本自主編撰的原創電子雜志,《中國好聲音E雜志》將配合節目的錄制播放,挖掘導師和選手鮮為人知的背后故事。
聯想公司與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簽署關于新媒體數字出版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達成合作意向。雙方未來將以聯想智能電視為展示平臺,共同打造國內一流的家庭數字閱讀、教育、娛樂基地。
“數字技術帶來了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將徹底顛覆傳統出版業態下的發展和營利模式。”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說,“在這種發展大趨勢下,傳統出版商走跨界融合之路也許沒有絕對優勢,但不走跨界融合之路絕對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