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昨日公布國有林場改革試點方案獲批,引起各方關注,與此同時,近期隨著消費旺季到來,與林場資源密切相關的漿紙產業鏈的價格,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農地流轉、水域流轉之后,林場改革也將激發市場預期,而擁有林場的林業企業和林業原料基地的造紙企業,將率先分享林權改革帶來的紅利。
林權流轉有利成本控制
對于造紙企業而言,通過林地經營權的流轉進行成片土地的集約開發,無疑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
數據顯示,9月份造紙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針葉漿價格9月環比上漲2.7%,闊葉漿價格基本持平;鈦白粉價格漲幅為100至200元/噸左右,9月環比上漲2.7%;美廢環比上漲1.6%。受益于原料價格上漲和節假日期間下游走貨的增加,紙廠也開始上調價格,河北安信紙業報盤上漲200 元/噸,金光紙業提價100 元/噸,山東金潤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較節前提漲報盤100 元/噸,券商的研報預計,后期紙價上漲可能性仍然較大。
據紙廠方面傳遞出的消息,從8月中下旬開始,針葉漿供應開始緊張,俄羅斯布拉茨克漿廠臨時檢修,產量一直低于預期水平。9 月挪威的Tofte 漿廠徹底關停,導致市場上針葉漿的供應量縮減接近40萬噸/年。繼亞洲和歐洲市場針葉漿價格持續上行,一些北美生產商也已上調10月漂白針葉漿價格,漲幅一般在20美元/噸。
在造紙企業中,木漿和廢紙兩項原料占造紙成本的比例極大,基本處于在60%至75%之間,具備自有林地的造紙企業,可以規避上游成本上升帶來的沖擊。以晨鳴紙業2012年成本結構拆分為例,其中原料占雙膠紙占比60.7%,書寫紙占比68.1%,新聞紙占比68.0%,箱板紙占比75.1%,白卡紙占比60.6%。
事實上,從2008年起,規范林權流轉,促進集約化經營的工作便在不斷的推進中。2008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2011年啟動國有林場改革試點,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造紙企業亦開始進行漿紙一體化的嘗試,通過租地或和當地農戶合作的方式開展了造林合作。
林業開發從單一走向多元
10月17日,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負責人更是表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正在各地不斷地推進,實現從分散經營走向合作經營、從林業單一木材利用走向現代林業多功能利用、從單一政府投資走向多元化投資、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目前,林業資源還處于待開發階段,擁有過經營林場經驗的造紙企業則面臨這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通過盤活這塊資產,可以發揮林場最大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
晨鳴紙業通過強化內部管理,2013年前三季度產品毛利率同比增加,業績同比增長291%至305%。公司是我國林紙一體化的先行者,目前擁有原料林約300萬畝,位列A股造紙公司之首,在我國林木供需缺口不斷擴大、木材出口國貿易保護措施加劇和全球通脹背景下,公司林地資源未來增值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