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國內首期碳交易師培訓班在廣州碳排放交易所開辦,廣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透露,正在審批過程的《廣東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辦法》力爭年內實施。
根據初步方案,電力、水泥、石化、鋼鐵等占全省碳排放58%的229家企業預計納入首批管控企業名單。配額發放以免費為主,約占排放量的95%,另外5%的有償配額將采用拍賣的方式取得。
首期碳排放交易師培訓開班
昨日,由國家人社部教育培訓中心聯合廣碳所、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和廣東省低碳發展促進會和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國內首期碳排放交易師培訓在廣州開班。
廣東省發改委資源環境處副處長陳毅軍在授課時透露,廣東作為全國首批7個試點省、市之一,力爭于年底正式啟動碳排放交易工作。
據悉,廣東省發改委擬立的《廣東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辦法》和相應的配額管理細則等正在審批中,力爭在年內出臺。
據了解,廣東省在2011年就已經啟動了前期研究工作,并成立了廣州碳排放交易所,通過對主要碳排放大戶進行摸底,對全省碳排放進行總量控制,按照一定的比例,每年給管控企業頒發免費配額,如果企業不能通過其他手段進行減排,額外需要的配額就需要通過拍賣的方式有償取得,以此杠桿來促進企業進行減排。簡單理解就是企業排放二氧化碳,不是想排多少就排多少了。
5%的配額需競價有償取得
今年7月份,《廣東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辦法》和相應的配額管理細則開始征集意見。根據審批中的初步方案,電力、水泥、石化、鋼鐵四個行業的229家企業將納入首批管控企業名單,這229家企業算得上是廣東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占了全省碳排放的58%。準備納入管控的行業還有陶瓷、紡織、有色、塑料、造紙、建筑、交通等行業。目標是實現這些企業的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
控排企業的配額發放比例以免費為主,初定為95%,由主管部門按年度核發,另外5%為有償配額,有償的部分采取拍賣的方式取得。2013年,企業必須有償購買5%的配額,之后年度企業可根據實際需要自有選擇是否需要購買有償配額。
有關部門預測顯示,通過碳交易,2015年有望促成四個行業減排二氧化碳1500萬噸,單位GDP碳排放有望降低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