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常用的牛奶箱、啤酒箱等包裝箱,它們的原料大部分出自富陽,那里有中國白板紙之鄉之稱。如果要追溯源頭,那就是來自美國等地的進口廢紙了。據統計,富陽造紙企業每年“吞”掉的廢紙在200萬噸以上。但要把這些廢紙重新加工利用,企業要有相關的進口資質,某些特殊紙要有檢驗檢疫證明,同時紙張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廢水廢物,相關企業需要完善的處理能力。如果這些要求沒達標,企業倒賣許可證,把不合格的洋垃圾攜帶入境,不僅坑了下游的消費者,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
近日,杭州海關富陽口岸監管現場,由浙江省政府打私辦牽頭,杭州海關、省環保廳、省檢驗檢疫局等多部門聯合開展了加強進口廢物監管的聯合執法行動,旨在規范進口廢物再生利用行業,保護浙江省生態環境安全。
這是全國海關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綠籬”行動內容之一。“洋垃圾”,其實和固體廢物只有一步之遙。前者是國家禁止的,包括境外產生的電子垃圾、生活垃圾、醫用垃圾、工業礦渣、舊服裝、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是指實施進口許可證管理,可以循環使用的再生資源。以富陽進口較多的3號廢紙(雜紙)為例,允許進口的雜質含量低于1.5%,如果超過這個量,就屬于禁止進口的洋垃圾。
據富陽造紙協會及企業反映,“綠籬”行動開展以來,進口廢紙雜質含量降低,所含水分減少,廢紙成漿率提高3%~5%,每噸廢紙的經濟效益提高40~65元人民幣。以今年1~11月富陽地區進口廢紙15萬標箱,177萬噸來計算,“綠籬”行動已為富陽廢紙行業提升了超過8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截至11月30日,杭州海關共監管進口固體廢物654.18萬噸,現場查獲涉嫌違法固體廢物4886.75噸,其中屬于國家禁止進口的廢物3508.47噸。海關緝私部門立案偵查走私廢物刑事案件11起,涉及固體廢物8.23萬余噸,案值4.9億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