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內鈦白粉價格從年初的1.7萬元~1.8萬元(噸價,下同)大幅下降到年底的1.3萬元~1.4萬元,降幅達24%,不少企業成交價低于1.3萬元;銳鈦型鈦白粉也從1.45萬元左右降至1.1萬元~1.2萬元,降價幅度達18%,市場履步維艱。進入2014年,鈦白粉市場仍然寒意未消,華東、華中等地區價格以弱勢開局,未來是否回暖,將會有哪些因素決定市場走勢?在2014年年初,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
產能:擴張造成的壓力一直存在
2013年,國內鈦白粉市場需求不振,預計全年鈦白粉實際產量約為190萬噸,比上年增長1.1%;國內市場表觀消費量為169萬噸,比上年增長1.19%,大多數企業當前仍在去庫存的過程中。據核查,2014-2015年仍有近55萬噸產能增加,年均產能增速為9.5%。市場上供應量的增加將對鈦白粉是市場的回暖帶來一定壓力。
政策:2014“雙規”落地,助力整合步伐
國家環保部指導的《鈦白粉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工信部指導的《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擬2014年出臺,行業兼并重組進程將提速。“雙規”將對生產工藝、資源配置與資源回收利用、生產規模等予以嚴格要求,屆時將大幅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本次出臺《技術政策》將明確鼓勵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鼓勵聯產法硫酸法清潔生產工藝、對于淘汰傳統硫酸法重污染生產工藝應予以淘汰。另外還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噪聲污染防治;鼓勵研發的新技術、新材料;監測與風險管理作出了相關規定。環保部官員透露,該《技術政策》擬爭取于2014年年底出臺。而《準入條件》送審稿的本次修訂,主要增加資源配置與資源回收、工藝流程先進特性、工藝體系能源參數、聯產法(硫酸法)工藝路線等4項新條款。
城鎮化:助力行業回暖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了大力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內容。多位業界人士表示,城鎮化建設有望撬動國內鈦白粉市場的回暖。長期以來,中國鈦白粉應用領域一直以涂料、塑料和造紙三大行業為主,而其中涂料行業占60%以上。今年以來鈦白粉市場需求疲軟,持續弱勢,即使在“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出現了“旺季不旺”的現象。。業內權威人士此前指出,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中長期國策,為鈦白粉行業的長期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出口:數量增長值得期待
歐美是國內鈦白粉主要的出口市場,但經濟衰退使其需求相對下滑,對國內鈦白粉也產生較大影響。同時,印度、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訂單量縮水,對國內鈦白粉企業的出口造成一定沖擊,此外美元、澳元等結算貨幣的走弱,也使國內鈦白粉出口的價格優勢喪失。不過,通過國外貿易商或代理商實現分銷的改善,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出口增速顯示強勁復蘇的趨勢。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統計數據,2013年11月我國鈦白粉出口37507.731噸,同比增加69.11%,環比增加6.86%;1~11月累計出口364642.4萬噸,同比增加0.46%。新的一年,出口狀況的繼續改善,有望成為拉動國內鈦白粉景氣回升的重要引擎。
應用領域:專業應用領域拓展市場容量
隨著環保政策的收緊,世界經濟的復蘇,下游需求的啟動,加上去產能化的實施以及行業結構調整、企業兼并重組的逐步推進,2014年鈦白行業有望重現景氣。目前來看,2013年是近幾年的需求底部,之后將隨經濟大環境回暖逐步復蘇。專用造紙鈦白粉、食品級鈦白粉、日化用鈦白粉、高端涂料專用鈦白粉和鈦白粉的深加工產品等,都會成為下一時期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