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日照市第一中學綠色和平社團走進學校的社會實踐基地----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實地考察該公司的環保和社會責任。

當天,天氣晴朗,氣溫-5-1℃,碧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上午,60余名社團成員齊集學校門口,一起乘公交車前往。10點半我們到了離這家公司約2公里外的公交站下車,抬頭望向東南方向的亞太森博漿廠,逆光下,該廠的幾個高聳的煙囪中似乎有濃煙。
接下來,我們徒步走到亞太森博廠區,沿途我們細心的留意了周圍的環境,跟我們學校附近沒有太大的差別,也沒有聞到傳說中的臭味,我們對這家工廠的印象分提高了一些。
到了公司,我們先參觀了展廳。這里看上去非常現代化,干凈、整潔、環保,迎面的是綠色的屏風墻,右側一面墻上以動畫的形式展示了公司里廢棄物的處理和循環使用情況;動畫墻的盡頭是一張環保數據對比圖,該廠的各項排放指標比國家的、山東的都要好,有的還比歐盟的好。接下來是一面弧形墻,上面播放了一段視頻,下面是廠區沙盤,視頻內容與沙盤上投放的光、影配合,詳細介紹了工廠的概況,墻角的一面顯示屏上有幾幅機器運行的照片,生產線上連個工人都沒有,工作人員說那是生產現場的實時畫面,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現代化工廠,不過我們此行的目的是關注環保。
據說,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木漿生產企業,運營著目前世界上單條規模最大、工藝技術裝備和環保水平領先的木漿生產線。
接下來,在展廳播放的一個視頻是媒體采訪山東省原省長姜大明的,他2010年到這家漿廠考察,說近三分之一的錢用在了環保上,很了不起,還讓國內的企業家學習,希望媒體多報道這個企業在這方面的情況。這不得不讓我們肅然起敬。
亞太森博參與公益活動的圖片令我們很感興趣,其中最吸引我們這些學生的是“圓夢行動”。根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家公司為家庭貧困的學生圓大學夢的項目,他們承擔所有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費用、畢業后還安排工作,聽說這個項目已經連續招生三年了,已有很多學生畢業工作了。
前面只是聽、看,現在要進廠區,參觀生產線,親眼目睹亞太森博的環保效果。我們乘大巴前往生產車間,廠區內非常清潔,廠房整齊,很氣派,路兩邊很多植物寒冬中仍然生機盎然,綠綠的。轉了大半個廠區,沒有聞到傳說的臭味。抬頭發現,遠看冒濃煙的煙囪出的都是白煙,我在廠區內變換著位置看了下,那煙本來就是白色的,都是陽光惹的禍,一開始是逆著陽光看好像是黑的,不過煙也不小啊,我帶著疑慮問了工作人員,負責參觀的劉阿姨說:“現在是冬天,你張開嘴哈氣,嘴的周圍會形成白色的霧,那煙囪的里的溫度遠遠高于人的體溫,現在外面的溫度基本是在零下,所以看上去白色的煙霧很大,其實絕大部分是水蒸氣,夏天再來看就看不見了。”她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進入車間,機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切紙、打包、運送的工序,還是沒有看到工人,據說有幾個工人在機房里進行操作。出了生產車間,有一股淡淡的化學品味道,不過還好,嗅覺還能接受。我們問旁邊的工作人員王叔叔,問他平時聞車間的味道有沒有影響,他說:“我們的很多員工在漿紙廠里工作了幾十年了,每年體檢,還沒有人因為聞廠區的味道造成不適。”
返程的車上,接待我們的呂經理詳細向我們講解了企業所做的環保工作。她說,公司環保投資39億元,占總投資的26%,公司通過循環利用實現了電力自給,投資6800余萬元建設了城市污水回收項目,回收日照市的城市污水,處理后用于生產,實現水資源在日照市的大循環,避免了浪費,據說在全國也是第一家;投資1700余萬元建設的木片防塵墻和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天然氣替代重油燃燒項目都已建成投運,更好的實現了環保和節能減排。這幾個項目都是在市里備案的,沿途也看到了幾個項目的外觀,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環保力度確實非常大,根據我們社團了解到的資料,這在國內應該是最好的水平了。
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全國環境逐步惡化,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日照也沒能幸免,去年有好多天能見度很低,全社會關注,也對這家漿紙企業有諸多疑慮。
從今天的參觀考察來看,漿廠有一定的異味,多年前的味道比較重,給人留下了的印象至今難忘。這些年,這家企業經過大量的環保投入和技術改造,工廠環保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工廠周圍也很少聞到了,只是在工廠里還有些味道。另外,亞太森博對社會開放參觀,不回避敏感問題,坦誠務實,廢棄物絕大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也按規定進行了處理,也是行業的典范。作為綠色和平的擁護者,我們還會持續關注環保,為日照的碧海藍天做出自己的貢獻。(楊曉雷、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