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了一項比較試驗結果,其中有26種紙制品因內張量短缺、細菌菌落數、抗張強度等問題不合格,清風、潔柔等品牌產品也是“榜上有名”。
2月17日,記者走訪了交易場、火車站的批發市場、小便利店等地,發現一些不合格品牌的紙制品仍有銷售。個別紙制品的生產執行標準,竟是已經廢止的標準。
問題:兩品牌紙巾“欠抽”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交易場,這里是很多生活用品的批發市場。在一樓的生活用品批發店面中,記者發現了在北京被上“黑榜”的“清風”、“潔柔”兩個品牌的紙品,不過仔細看產地發現,這些紙都是廣西本地的企業所生產的。
記者購買了幾種南寧本地產的抽紙,發現質量問題令人擔憂。
一種彩桐品牌的“好運來”本地產的抽紙,有著藍色的薄膜包裝袋。記者看到,這種6包裝(每包230抽)的抽紙,售價僅為16元,與其他紙制品比較起來,要實惠得多。記者買了幾包“好運來”之后,沿包裝上所示的虛線撕開包裝,抽出的紙巾卻粘有包裝上的藍色顏料。
隨后,記者對購買的紙品,進行逐一計算其張數。計算后發現,彩桐品牌的“好運來”200mm×200mm×240張/包的抽紙,實抽數卻僅為75抽,共225張,比標注數少了15張。
另外一種金葉紙業生產的“虞美人”朦朧菊花抽取式面巾紙,其標注中的規格為:136mm×190mm×120抽/包,并特別標注有“200張加贈40張”的2層抽紙。然而,記者一張一張地抽出后,實抽數卻只有116抽,也即232張,比標稱的少8張。
發現:包裝上印著舊標準
在南寧火車站附近的一家便利店,記者買到了一種“雪潔”牌的抽紙。透過透明薄膜包裝發現,一沓紙巾中的紙張有明顯色差,部分紙張顯白色,部分紙張卻呈現暗黃色。
為某幼兒園小朋友采購餐巾紙的黃女士,翻看了這些紙制品之后,表示很擔心紙品的質量。“實際抽數與標示的差別只要不太大,是可以接受的;就怕一些紙品,生產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紙制品,比如用廢紙、回收紙做成餐巾紙。”黃女士說。
記者購買了“雪潔”“好運來”“清風”等幾個品牌的抽紙,經比對發現,“雪潔”“好運來”紙制品所執行的仍是舊的標準GB/T20808—2006《紙巾紙(含濕巾)》;“清風”則只標為GB/T20808,看不出執行的國標是新是舊。
經了解,當前國家對紙巾等紙制品的生產執行標準,為GB/T20808—2011。新標準中,增加了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灰分指標,調整了橫向吸液高度、橫向抗張指數、縱向濕抗張強度、柔軟度、亮度、塵埃度等指標,調整了縱向濕抗張強度、柔軟度的測定方法。
使用:餐飲店多用無標簽紙巾
與那些“有名有姓”的紙制品不同,交易場里多家店鋪中,還有一些計重銷售的紙巾紙。記者看到,這些紙制品的外包裝都用薄膜袋包裝好的,但薄膜上沒有任何產品標簽標識。
“這些紙是稱斤賣的,你想要多少都可以。”一店主介紹。當記者對紙制品質量表示擔憂時,店主告訴記者,這類餐巾紙“很好用的”。據介紹,大多都是一些餐飲店、食堂的采購人員來購買,供公共用餐場所的食客使用。
記者又在蘇州路的一些快餐店看到,桌上放置供人使用的,并不是專門的餐巾紙,有些是平常用的卷紙,甚至還看到沒有包裝標識的一沓沓如衛生紙一樣的紙制品。
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曾有專家指出,從生產生活用紙原料來看,衛生紙和擦手紙可以使用廢紙(即再生紙)原料,紙巾紙和廚房紙巾必須使用原生漿。一般情況下,衛生紙和擦手紙不能用來擦嘴、擦水果、擦餐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