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新工廠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雖然比原工廠減少了近1/4,但龐大的建筑群矗立在金珠工業區的田野中依然十分醒目。廠區內高聳的煙囪、堆積如山的原料,很遠就可以看到。新工廠正在試生產,但工廠周圍空氣中沒有一絲老造紙廠經常散發出來的臭味。
吉林晨鳴紙業環保遷建、產業升級項目于2012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50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制漿、造紙、熱電和污水處理等子項目。同年8月,位于哈達灣的老廠全面停產。2013年末,新工廠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完成投資40億元,具備年產各類高檔輕涂紙、輕型紙30萬噸的生產能力。二期工程10萬噸高檔生活紙項目將擇機開工。
新工廠對原有高檔文化紙生產線、脫墨再生紙漿生產線和機械紙漿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使企業在規模擴大中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升級。老造紙廠10萬噸新聞紙生產線、18萬噸化學紙漿生產線則被淘汰;瘜W漿生產過程中需要加芒硝蒸煮,這正是老造紙廠臭氣的源頭。
吉林晨鳴新工廠不僅從源頭消除了空氣污染,污水也得到有效處理。新工廠污水處理設施投資2.2億元,采用先進的厭氧—好氧—深度處理工藝,生產廢水經處理后主要指標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市環保局在吉林晨鳴的污水處理車間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可以實時監控污水處理和排放。
新工廠生產車間寬敞、干凈、整潔,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工人很少。走進抄紙車間,只見6米多寬的巨大紙卷從抄紙機傳送到復卷機,一會兒工夫便分卷成8個大紙卷,然后經過自動化包裝,傳送到完成車間。每個紙卷有500多公斤重。
吉林晨鳴的設備都是國際一流的:紙機主體設備是芬蘭美卓公司的,機械漿生產線主要設備來自奧地利安德里茲公司,脫墨再生漿生產線主要設備來自德國福伊特公司。經過3個月的試生產,吉林晨鳴目前月產量達到1.7萬噸,接近設計產能的70%。目前,16位外國專家與晨鳴紙業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解決幾個制約生產線運行效率的關鍵問題,以盡快實現達產達效。因為是投產的第一年,該公司今年生產計劃并沒有安排太滿,全年產值預計達到12億元。
但至少有一點很明顯——通過整體搬遷,吉林晨鳴在生產規模、技術裝備、產品質量、節能環保等方面已經實現了大幅提升,邁上了嶄新的發展之路,并為金珠工業區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而在另一方面—吉林晨鳴的哈達灣原址將來要建設成什么樣子,目前還停留在藍圖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個城市的空氣里再也不會有芒硝的臭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