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江蘇省造紙行業協會年會在南京盛大召開。會議上,牛慶民會長向與會嘉賓報告了2013年我省造紙行業生產經營情況,并且帶領大家展望了今年的生產經營形勢。同時,會議還進行了“江蘇現代造紙工業發展突出貢獻獎”的頒獎活動,以表彰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江蘇現代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和深遠影響的十位杰出代表人物。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江蘇造紙工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全省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從1949年的0.6萬噸,逐步發展成為我國造紙大省和強省。2013年,江蘇造紙工業雖然延續了上年產量低速增長、市場需求不振、紙價下行、市場競爭激烈的走勢,但是全省造紙行業生產機制紙及紙板總產量仍舊達到1286萬噸,比2012年增長4.7%。
“這是我省造紙行業的同仁們共同努力下的結果,目前江蘇年產50萬噸以上規模的企業有8家,其中200萬噸以上的有2家,100到200萬噸的有1家,50到100萬噸的有5家,這一數字,在全國屬于領跑位置。”牛慶民談到,“這些企業不僅僅是在規模上達到領先水平,在工藝、質量上同樣名列前茅。就全省而言,木漿、廢紙漿、非木漿原料結構分別為36%、63.9%、0.1%,實現了對國內原始森林木材資源的零消耗,可以說,江蘇造紙工業已擺脫了單位產品高污染、高能耗的情況,基本進入綠色、低碳、健康的發展軌道。”
牛慶民表示,目前的造紙行業仍將處于階段性產能相對過剩的階段,紙品消耗和生產增速放緩已成為常態。“江蘇的造紙同仁還是應該努力提高生產率,細化市場,找準定位,尋求差異化,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造紙發展道路,建立起"南大北特"的江蘇造紙新模式。”
在年會上,協會向十位推動江蘇現代造紙工業快速發展的企業家頒發了“江蘇現代造紙工業發展突出貢獻獎”。他們中間,有江蘇全麥草漿生產薄頁紙的開創人馮啟基,也有植物纖維資源化學與制漿造紙工程專家李忠正,92歲的吳慎裕老先生更是江蘇現代造紙業的開拓者。這些企業家們,對江蘇現代造紙工業的科學技術進步、生產建設投資以及重視環境保護、促進產業優化結構和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
時至今日,江蘇的造紙業正不斷地與國際接軌。“過去都是有環保問題找到造紙廠,如今則是國外科研合作項目找到造紙廠。這就是我們造紙人所希望看到的春天。”牛慶民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