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媒體審計聯盟(AAM,AllianceforAuditedMedia)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前6個月,美國雜志零售下滑11.9%,僅次于2009年上半年金融危機背景下的12.36%的下滑幅度。實際上,美國雜志零售業的這種下滑從去年就已開始,去年下半年雜志零售下滑11.1%。盡管在美國雜志的發行總量中訂閱占主要比重,但零售量一直被當作行業的景氣指數。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人們開始減少不必要的購買,雜志成為受此影響的行業之一。此外,移動技術的崛起被認為是導致雜志銷售下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人們可以輕而易舉、不費一分錢地從他們的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獲取雜志的信息。而美國雜志分銷網絡的衰退也同樣成為零售的不利因素。今年6月,美國第二大雜志批發商SourceInterlink倒閉。美國媒體審計聯盟指出,SourceInterlink的倒閉直接影響了很多雜志的發行,特別是那些通過該公司批發的周刊,突然失去了大量零售終端,零售量隨之急劇下滑。
八卦雜志成重災區
今年上半年,美國八卦類雜志零售下滑最劇,Popstar、InTouch、OK!、Star、Life&Style以及西班牙語版《人物》等雜志的下降幅度至少在20%。《國民問詢報》(NationalEnquirer)、InStyle、美版《人物》以及USWeekly零售下滑幅度也超過10%,《娛樂周刊》是唯一的例外,零售增長15.7%。
《美國退休者協會》雜志(AARP)依然保持發行量第一的位置,總量達到2284萬冊。但美國發行量最大的10份雜志去年均出現了零售下滑,其中的9份甚至出現兩位數下滑。
曼索托媒體投資公司旗下的《快公司》(FastCompany)和《Inc.》雜志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可喜增長,零售量增長40%,應該說,商業類雜志整體運行良好,《創業家》(Entrepreneur)、《錢經》(Money)、《財富》以及《哈佛商業評論》統計的零售增長至少8%。
健康塑身類雜志整體表現最好,FitPregnancy、Flex、Men'sFitness、YogaJournal的付費發行量增長均超過5%。美食類雜志如EatingWell、OrganicGardening、Saveur也取得了同樣的增長,旅游雜志Afar、Motorhome、TrailerLife亦如是。
今年上半年,美國電子雜志繼續增長,但依舊不能彌補印刷版發行量下降。根據統計,前6個月,數字復制版雜志發行量為1160萬冊,高于去年同期的1020萬冊和去年下半年的1080萬冊。數字雜志占整個發行量的3.8%,達到了歷史新高,但在雜志整體發行中,這仍然是很小的一部分。美國媒體審計聯盟只統計雜志數字復制版的發行量,那些針對智能終端設計的數字雜志則不在統計之列。
數字雜志的增長顯然已經陷入停滯狀態。2013年,美國數字版雜志品種及總量均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了一倍,但今年,這一增長態勢明顯放緩。游戲信息類雜志繼續成為數字雜志的主流,發行總量保持在280萬冊左右。
當雜志媒體正努力適應數字時代時,發行環節卻出現了諸多問題。
明星八卦類雜志一直是美國雜志發行總量的重要貢獻者。2000年代中期,這類雜志迎來大爆發,InTouch和OK!等迅速崛起,讀者對明星八卦新聞似乎擁有無窮無盡的興趣。
但是,當經濟衰退來襲,人們減少了購買,并且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TMZ(ThirtyMileZone,美國在線旗下一個娛樂新聞網站)和雷達(Radar)等網站獲得八卦新聞,自此,八卦雜志的零售開始暴跌,至今沒有恢復。上半年,包括《人物周刊》在內的美國5大八卦雜志零售量同時大跌,下滑的趨勢似乎不可逆轉。
大雜志公司的命運
雜志傳統業務收入下滑讓正在謀求數字轉型的雜志出版商們腹背受敵,目前尚無定論,誰轉型成功了,只能從轉型的過程中或看見問題,或看見曙光。
時代公司最近公布了從時代華納拆分以來第一個季度性報告,該報告顯示二季度凈虧損32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凈收入為7500萬美元。2013年以來,時代公司發生巨變,從母公司時代華納拆分出來,收購了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Express)出版業務,旗下雜志發行公司SourceInterlink關閉,公司搬離曼哈頓總部大樓等,這一切都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數據顯示,時代公司今年二季度整體收入為8.2億美元,同比下降近2%,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為8.33億美元。但廣告收入增長3%,達到4.61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時代公司還花了5500萬美元用于結構調整以及支付與裁員相關的費用。整體來看,時代公司目前仍處于調整之中,這種調整不可避免影響了公司業績。
比時代公司幸運的是,瑪莎斯圖爾特生活全媒體公司(MSLO,MarthaStewartLivingOmnimedia)上半年實現了2008年以來的首次盈利。
出版作為該公司最大的業務,反映出MSLO作為一個整體的經營成果。盡管出版業務還沒有盈利,但經營虧損已經縮減到1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虧損減少70%。出版業務收入2220萬美元,下滑8%;同時,手機訪問量攀升18%,由此帶來數字廣告比去年增長9%。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們一直在不犧牲高質量的內容和設計的前提下專注于管理成本和管理費用的控制,”MSLO首席執行官DanDienst在一份聲明中說。“業務保持穩定,對業務單元進行整合,嚴格貫徹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措施,密切關注垂直領域和其他領域的成長機會,這是公司能夠盈利的關鍵。”
同時,削減成本也是MSLO二季度取得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公司解雇了100名員工,占其員工總數的25%,此舉今年將為MSLO節省1000萬美元。
哪些雜志有未來?
在這樣一個數字化時代,很多平面雜志都受到了傷害,比如新聞類、商業財經類。但少數類別卻依舊延續著繁榮,對這些雜志來說,不管進入數字時代的門檻如何艱難,印刷業務的營收狀況依然令人欣喜。而這些蓬勃發展的雜志中最典型的是時尚雜志,與許多類型的雜志相比,時尚雜志通過印刷版提供了比數字化更好的體驗。
根據美國雜志業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當被問到未來哪些雜志最有前途時,大多數讀者(32%)提到了時尚雜志,緊隨其后的是旅游雜志,約有15%的讀者認為旅游雜志未來也會不錯。讀者指出,時尚雜志的視覺特性是其持續成功的主要原因:“圖片比內容更重要”,“通過紙張你能找到對物品更好的感覺”。
事實上,當雜志界整體廣告頁數下降時,時尚雜志的9月號依然保持強勁。EllE和Harper’sBazaar廣告頁最多時可以超過400頁,VOGUE是該項記錄的保持者——631頁廣告,超過有些雜志一年的廣告量。
讀者還指出,高端廣告商充斥了時尚雜志,人們通過雜志炫耀商品。“高端讀者比較喜歡精致的商品介紹”。
旅游雜志將繼續保持印刷優勢,與時尚雜志有同樣的原因,人們喜歡通過旅游雜志尋找旅行目的地,同樣,旅游雜志也吸引許多高端廣告。“旅游和家居類雜志意味著可以盡情享受圖片之美,因此,這類雜志的傳統形式依然能夠被讀者接受,尤其是那些年齡比較大的讀者,”一位讀者寫道。家居類雜志被認為是第三大有未來的雜志。
至于數字時代最先放棄印刷版的雜志類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新聞類周刊,近70%的選票給了它。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人們不再有耐心等到《時代周刊》和《新聞周刊》的報道了,這些雜志不能足夠快是主要的原因。
今年3月,停刊一年多的《新聞周刊》在它的主人IBT的布局下復活,新《新聞周刊》提高了零售價,發行量更低,每期只有7萬冊。未來,《新聞周刊》繼續紙版還是依然放棄,將會取決于它賣得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