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告訴我們,一件事在條件不具備的時候一定要去做,會得不償失;條件基本具備卻不做,會悔之晚矣;條件基本具備,馬上去做,則功在當代。如今,水污染整治正當其時,要避免空談。”3日上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龍云在省、市人大監督重點跨市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等“四河”是珠江口東西兩岸和粵東西兩翼污染最重的跨市河流。
受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等因素影響,目前“四河”流域大部分水體水質為劣Ⅴ類,極大地制約了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日的會議就加強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四河”污染整治作出部署。
黃龍云要求,各地市人大要盡快提出建立長效監督機制的建議,推動政府形成跨界河流污染整治的長效機制,為全省跨界河流污染治理打下堅實基礎。“四河”流域涉及的所有縣區人大常委會盡快出臺開展第三方評估的實施辦法,今年內完成對當地流域水污染情況的第三方評估,科學地掌握流域污染狀況,并結合客觀的評估數據,組織人大代表開展視察,強化人大監督力度。
會上,深圳、東莞、惠州三市人大常委會介紹了監督淡水河、石馬河污染整治的做法和經驗,廣東省人大環資委、省環保廳分別對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污染整治工作提出意見建議與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小川、秘書長陳逸葵等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