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四川省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會在成都召開。四川省林業廳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促進林業發展農民增收》為題,以書面材料的形式對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經驗進行了介紹。
據悉,下一步,四川省林業廳將圍繞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深化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推進全面建成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實現林業經濟由大省向強省跨越。
關鍵詞:林權流轉管理
推進林權流轉市場化,以縣級林權管理服務機構和鄉鎮流轉服務窗口為依托,推進建設林權流轉公共交易市場,力爭到2016年基本形成覆蓋全省、規范有序的市場交易體系和信息發布機制。
同時,探索價格指導機制。加快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制度建設,完善評估管理辦法。改革資產評估方式,推行“量價分離”評估制度。
此外,加強林權流轉監管,落實《四川省集體林權流轉管理辦法》,推動制定集體林權流轉地方性法規。
關鍵詞:分類經營改革
四川省林業廳將圍繞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雙增長”和農民收入倍增目標,著力推進森林分類經營管理。
首先是從嚴管理公益林,認真落實國家公益林管理辦法,支持各地通過個人自管、集體統管、委托代管等方式明確責任主體,足額兌現落實生態效益補償,逐步提高補償標準。
其次是放開放活商業林,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編制森林經營方案。
并積極開發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林藥、林菌等林下種職業,適度發展林下養殖業,有序開展林下采集,突出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幫助林農實現“不砍樹也能富”。
關鍵詞:新型經營主體
為進一步有效促進林業產業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四川省林業廳提出,將大力培育新型主體,支持各地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農民林業合作社、家庭(聯戶)林場、專業大戶和涉林龍頭企業。
同時,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推行“專合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專合社+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讓林農與專合組織、企業、業主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此外,還將完善支持政策。省農業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健全生態補償、造林補償、森林保險等政策,支持開展金融支林試點縣建設,探索建立林權抵押融資收儲基金和林業信貸擔保金制度,并鼓勵工商資本到林區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林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