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聞出版業的興奮點在哪兒?在于紙本圖書的市場銷售止跌回升,地面書店發展情況趨好。
2014年11月,開卷公司對全國圖書銷售市場進行了一次調研,發現以紙本圖書銷售為標志的零售市場,在經歷以往連續兩年下跌、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開始逆勢上揚,地面書店銷售額平均增長3%~4%,加上網店的紙本圖書銷售累計增長達7%以上。
2015年書業的發展情況如何?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相關專家。
經營:將在互補中發展
開卷公司副董事長孫慶國認為,在大城市,網絡書店對讀者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原因在于互聯網掌握了主動的話語權,使人們構成一種錯覺,讀書買書都在網上,無須到地面書店。其實,只要人們跳出互聯網思維,就很容易發現,人們離不開現實生活,一座城市也需要有地面書店這樣的文化地標。孫慶國說:“從2014年的情況來看,互聯網的圖書銷售增速放緩,除學生購買的紙本教材外,開卷經過評估得出這樣的結論,地面書店銷售總量依然接近網絡書店的兩倍。這說明,大量的讀者還是傾向于地面書店,傾向于以視覺效應選擇圖書!
從讀者的層面講,既讀“紙”又讀“屏”是新常態,左手拿“紙”,右手持“屏”,短讀看“屏”,長讀看“紙”,休閑娛樂看“屏”,理性思考看“紙”。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說:“從宏觀的層面講,閱讀推廣更加常態化、多元化、普及化,從中央到地方,從企事業單位到民間組織,推動閱讀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了,提供的閱讀場所與設施越來越社區化了,推薦的圖書越來越符合讀者的口味了!
據此,業內人士分析說,2015年的地面書店與網絡書店經營,都有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空間和方向,不會出現慘烈競爭的態勢。
關注:數字出版能否成引擎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數字出版能否成為拉動出版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將成為2015年的著力點。
在產業數字化和互聯網影響下,地面書店和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已經達到一個合理的峰值,正逐步走向可持續的協調、平衡發展。孫慶國說:“我們從事的是內容產業,從世界出版業來看,最大的板塊依然是圖書。所以,無論是融合,還是數字出版,我們原有的圖書業務還是最重要的,這個是大前提,否則就可能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魏玉山認為,進入全面深化改革之年的出版業,2015年必定會帶來許多新變化,主要體現在:產業整體規模繼續擴大,龍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出版類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多,上市公司的效益提高;新書品種減少,重印書的數量增加;圖書銷售數量增加,實體書店的生存環境回暖。在此前提下,數字化出版和企業的轉型升級,將會貫穿整個發展過程的核心內容。
主題:文學與少兒類依舊搶眼
近年來,我國圖書市場結構與國際圖書市場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特別是在少兒圖書板塊,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已經達到15%以上,與發達國家的少兒圖書增長速度趨于一致。
孫慶國說:“無論從少兒圖書出版的品種還是市場規模來看,我們已經是少兒圖書出版大國了。但是,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少兒圖書依然是中國圖書業發展的重要板塊。因為中國的每個家長都比較重視少兒教育,都喜歡選擇對兒童健康沒有影響的紙本圖書,從中挖掘孩子們的想象力。所以,2015年少兒圖書板塊必定有較大的增長!
孫慶國認為,2015年圖書市場的第二大板塊應該是文藝類。從2014年的情況看,文藝類是我國圖書市場的一個短板,尤其是虛構類的文學圖書,所占比例不到10%。而在歐美發達國家,尤其在美國的大眾圖書零售市場上,虛構類的文學圖書特別是小說類圖書,所占的比例達到40%。這兩年,中國的文藝類圖書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但距離形成一個成熟的圖書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此外,魏玉山分析說:“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相信無論是文學創作還是史學的研究,都會為讀者帶來驚喜之作。明年還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與西藏、新疆歷史、文化等相關的圖書,必將吸引更多讀者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