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進一步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政府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框架思路、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機制、合作重點,并明確了國內各地區在共建計劃中的定位,將建設“一帶一路”進一步上升為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國家戰略,未來中國與相關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與商貿方面的合作將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共建“一帶一路”主要內容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各個方面。中誠信國際高級分析師葛飛認為:“根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重點,未來國內的建筑工程、機械裝備、能源、通信、航空、對外貿易等行業均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緩解。鑒于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在技術實力、對外拓展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進展,龍頭企業在此次國家戰略行動中的參與程度及受益程度將會更深,資本實力和盈利水平將率先得到改善!
葛飛同時指出:“在區域發展方面,‘一帶一路’不是前幾年西部開發戰略的簡單擴容,而是將中西部發展納入國際供應鏈分工建設的關鍵環節。在區域發展方面,根據此次行動規劃,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改善有望加速,東部及邊疆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將進一步提高,中部地區將依托重點城市群提高互聯互通水平。新疆地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地區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有望在政策、項目、融資安排方面獲得更多外部支持,從而將地區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區域內相關企業的信用水平將得到提升!
中誠信國際也關注到,雖然“一帶一路”相關項目仍在推進初期,但受政府強力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利好預期影響,部分景氣度較差、產能過剩類行業上市企業的股價得到了提振,對于這些公司促進對外發行轉債轉股、進行再融資、管理層持股激勵等已經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也將有利于相關企業資本實力、經營績效及信用水平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