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治污之戰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山東省臨沂市這次壯士斷腕般的環保風暴為新環保法的實施、為新常態下環保轉型打造了一個活生生的試點案例,其成敗不僅關系到臨沂環境質量改善和群眾生活,也關系到我國環保事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和軌跡。
對于此事件,網上百家爭鳴,專家學者的研究很多。但分析這些觀點后,我們認為,應立足于對當前形勢和客觀事實的認識,才能在是與非之中找到正確結論。
首先,要對當前的環境狀況有清醒的認識。目前,我國環境形勢嚴峻,全國范圍的大氣、水、土壤污染已經威脅到群眾的健康。為保障群眾健康、治理環境污染,臨沂開展了鐵腕治污。然而,有人提出,臨沂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實現了許多發達國家幾十年才完成的環保目標,直接給其扣上了“環保大躍進”的帽子。然而,筆者認為,這完全忽視了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環境形勢和國情方面的差別。我國過去幾十年的環保實踐證明,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我國的環境只會繼續惡化。事實上,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的大規模水污染治理,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的公害防治,都是因大規模全面治理行動而取得成功的范例。
其次,要對目前的政治形勢有明確認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明確了領導干部生態環境終身追責的精神,表明了中央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的指示。當前,環境質量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以健全的環境經濟制度設計實現協調發展是目標和方向,必須堅持保護環境的大方向。
第三,要嚴格堅持依法治國理念。嚴格按照依法治國的理念,一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根據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記錄顯示,臨沂市關停污染企業的做法完全合法。既然企業是無證經營和違法排污,關停企業是必須做的。新環保法體現了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和堅決問責的思想,按照最新出臺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對于縱容違法排污行為的相關部門領導必須問責。
第四,要解決環境污染治理成本的問題。臨沂的鐵腕治污行動可能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但這絕不是環保部門的責任,而應從社會保障制度尋求解決之道。另外,當前經濟下行,這是挑戰更是機遇,在這時期推進環境整治,從長遠看將會有效降低總的經濟成本,而且治理工程還可以起到拉動投資和擴大內需的作用。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經濟短期陣痛是一定會有的,但環保帶來的短期陣痛遠比長期的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之痛要值得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