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環保局8日召開的座談會宣布,近日該市已集中印發五份環保行動方案,方案涉及“+”環境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江河涌綜合整治、環境監管網格化等熱點領域,并提出了眾多創新舉措,令人耳目一新。
以其中的“互聯網+”環境保護工作方案為例,與此前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正式印發的版本鮮明提出,佛山將推動建立多層次的環保投融資商業模式,推動環保傳感器、環境監測等國內外環保產業龍頭企業在佛山落戶,并探索建立佛山環保投資基金。
環保大數據將迎商業創新
今年佛山市對環保的重視有增無減,此前在6月曾就上述五份方案征求意見。而對比此次正式印發的版本,筆者發現部分方案內容發生明顯變化,從中可以發現佛山在環保政策機制領域更鮮明的創新思維。
以備受關注的“互聯網+”環境保護工作方案為例,印發版本對與“互聯網+”有關的環保投融資、環保產業、政府數據開放等領域做出的表述令人耳目一新。
根據該方案,佛山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環保領域之中,將全力打造全國一流、領先的“互聯網+”環境保護體系,有效提高環境管理效率。在這一目標下,該市將推動建立多層次的環保投融資商業模式,充分呈現大數據商業價值,促進佛山環保產業整體發展壯大。
該市將把以云計算、環保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與環保制造業、環保服務業等創新融合,推動環保傳感器、環境監測、云計算、環保服務業等國內外環保產業龍頭企業在佛山落戶。
環保大數據是該體系中的重要資源。今后,佛山市將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引導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高校、科研院所、機構對環境保護大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數據采集-數據開放-數據消費”的良性循環,帶動佛山信息服務業發展。
今年探索建立環保投資基金
從方案來看,“互聯網+”將成為佛山環境整治與環保產業提升發展的重要切入口。那么,具體實施路徑如何展開?資金將是要首要問題。
據悉,在“互聯網+”環保的建設過程中,該市將探索建立佛山環保投資基金,以政府投資為引導,大力發展PPP等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互聯網+”環境保護建設,形成多方參與、穩定增長、市場化運作的投融資機制。
“政產互動、市場主導”,將是佛山建設“互聯網+”環保體系的重要原則。根據方案,該市將大力引入社會資金。未來,佛山“互聯網+”環境保護項目的實施,將與環境治理、環保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相結合。
根據方案,今年佛山市將開展 “互聯網+”項目體系頂層設計,編制具體實施計劃。此外,還將探索建立佛山環保投資基金,明確項目開發模式和合作對象。
到2018年,佛山將全面完成“水網”“天網”“地網”環境管理系統,并在安全可控的情況下,開放環保大數據,開發社會開發訪問工具,挖掘數據潛力,逐步發揮環保大數據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