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優質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應數量、增加供給質量、降低經營成本、補齊發展短板,必須通過加強林業科技創新,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主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中國林科院院長張守攻近日指出。
森林覆蓋率僅有21.63%,遠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仍有3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呈沙化趨勢;濕地保護面臨總量減少、功能減退的狀況……我國林業綜合生產能力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張守攻認為,加強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突破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技術瓶頸、政策瓶頸、制度瓶頸和管理瓶頸,突破關鍵技術,力爭在林業科技重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