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甘州市政府辦發布甘肅省張掖市盛泰紙業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環境評價公告,該項目正式進入環評階段,預計9月開工建設。
張掖市盛泰紙業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紙進入環評階段
2017年8月10日,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甘肅省甘州市政府辦發布關于張掖市盛泰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環境影響的公告。公告中介紹了該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和環評機構的具體信息。
張掖市盛泰紙業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紙項目位于張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示范園,占地約200畝。該項目主要利用廢紙年產10萬噸高強瓦楞原紙,總投資11766.51萬元。
計劃9月開工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營業收入達5.5億元
據悉,早在2017年5月23日至5月30日,新明陽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克鋒、盛泰紙業總經理付清林等一行4人分別赴山東、廣東就10萬噸高強瓦楞紙生產項目進行考察,重點對相關行業信息進行了實地了解。
2017年6月22日,張掖盛泰紙業10萬噸高強瓦楞紙新建項目技術方案對接會由編制單位、建設單位、工藝設計單位及相關部門在甘肅新明陽集團召開。
甘肅新明陽集團是由甘肅明陽(紙業)集團的基礎上創建的新型集團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以工業用布為主體,集種業、進出口貿易、體育健身俱樂部為一體的多元化、現代化企業,下屬5個子公司,總注冊資金一億元。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經考察論證,通過以商招商的方式,由甘肅新明陽集團、張掖市華泰建筑公司與浙江逸暢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甘電投辰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組建張掖市盛泰紙業有限公司,而利用回收廢紙加工10萬噸高強度瓦楞紙項目正是在此背景下開始著手新建。
該項目由甘肅新明陽集團、張掖市華泰建筑公司與浙江逸暢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甘電投晨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現已按照原定計劃進入環評階段,9月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國慶完成建設工程。
該項目初步估算勞動定員為500人,其中包括了廢紙收購人員,預計該項目建成投產后生產高強度瓦楞紙10萬噸,年營業收入為5.5億元,項目經營成本按營業收入的71%計算,產品銷售利潤按營業收入的29%計算,則項目年經營總成本為3.927億元,年銷售利潤1.573億元,繳納稅費約2627.8萬元,則項目投資利稅率為20%。
循環利用廢舊資源項目建設的優勢眾多
張掖盛泰紙業10萬噸高強瓦楞紙新建項目年生產瓦楞紙需要收廢紙12萬噸,并且廢氣、廢水也可回收再利用,系典型廢舊資源回收利用項目。
項目建設的優勢:
(1)熱源有保證:張掖熱電聯產項目保證供應足夠的蒸汽用于生產,整個項目不用燃煤,不存在煙塵的排放問題。
(2)用電有保障:張掖熱電聯產項目不僅就近供應,還可節省費用。總電量需求在4000萬度/年,蒸汽20萬噸/年,可為火電廠發展起到助力作用,廢氣也可回收再利用。
(3)原料充足:本區域可以解決70%的廢紙原料,其余可以從臨近地區調運。
(4)污水不外排:預處理后的污水直接送往新建的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示范園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該項目在這里則利用張掖電廠的冷卻水或者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示范園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不提取地下水河地表水,而在利用廢紙碎漿、上漿、壓榨、烘干、抄造工藝之后產生的廢水極其有限,并且在經過我廠一次廢水處理工藝之后,達標排入污水處理廠。
(5)運輸條件便利:原料運輸直接利用現有的公路網,運輸十分方便,產品可利用現有公路網或張掖電廠的卸貨平臺裝運。
(6)不制漿:由于項目利用廢紙碎漿、上漿、壓榨、烘干、抄造工藝,產生的廢水極其有限。
(7)用水有保證:該項目利用張掖電廠的冷卻水或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示范園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不提取地下水和地表水,而且用水量不大,每噸耗水量不大于2噸。
(8)勞動力充裕:新明陽集團有一批造紙熟練工,可以承擔起生產線主要工種的生產任務,其他輔助工種可以就近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