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印度因種姓沖突爆發騷亂,因此牽扯出另一項印度政府年中時懸而未解的加稅法案——衛生巾加收“奢侈品稅”,再次引發國際社會熱議。
2017年7月1日,在總理莫迪的推動下,印度議會通過了消費稅改革的方案,以統一的商品服務稅制(GST)取代了原有的包括邦內稅、邦際稅和聯邦稅在內的17種稅制。GST涵蓋5個稅率:0稅收,5%,12%、18%和28%。
而對衛生巾的征稅不在上述5種稅率之中,而是等同于“煙草制品和奢侈品”,稅率可能在65%左右。還有一種可能是在28%的基礎上再加12%-14%,超過40%的稅率。
與此同時,其它一些生活用品將不會被征稅,包括避孕套和避孕藥。反對者質疑為何衛生巾偏偏要加稅。一位叫做SushmitaDev的印度女議員發起了一場請愿活動,要求對女性衛生用品免稅,并已征集到超過30萬人的簽名。
其實,借衛生巾對人民敲骨吸髓的奇葩國家不單單印度一家。2015年,希臘將衛生巾的增值稅(TVA)提高到23%,以應對入不敷出的財政窘境。
那么,其它國家呢?
2000年,英國對女性衛生用品的征稅從17.5%降至5%。而在2017年大選之際,0征稅的提案一度引人關注,不過也沒了下文。
2015年,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喬·霍吉明確表態支持將對婦女衛生用品的征稅移除,不過到2017年還沒有結果。當時,澳大利亞的衛生巾貨勞稅(類似增值稅)為10%。
2016年,美國紐約州宣布對衛生巾、衛生棉條等商品不再征稅。除此以外,明尼蘇達、賓夕法尼亞、馬里蘭、新澤西和馬薩諸塞州也對該類商品免稅;另外,俄勒岡、特拉華、蒙大拿、阿拉斯加和新罕布什爾這五個州本來就沒有消費稅。
但與此同時,在很多州,婦女衛生用品依然被當地的稅法認為是不必要的“奢侈品”。雖然美國已經沒有了“奢侈品稅”這個項目,但衛生巾依然被課以30%到56%的消費稅。
2016年,法國對衛生巾、衛生棉條征收的增值稅從20%下調到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