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節目中,記者對國產嬰兒紙尿褲市場開展了專項調查。調查發現,近十年來,國內、國際品牌紙尿褲的二八市場格局正在被打破,國產紙尿褲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5%,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相信并認可中國紙尿褲的品質。 嬰兒紙尿褲市場“二八”格局被打破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在長沙的一家母嬰連鎖店里,國產品牌紙尿褲和國外品牌紙尿褲的擺放各自占據了一半面積。在10年前,幾乎所有母嬰連鎖店的紙尿褲專區,都是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近幾年,國內紙尿褲銷量在上升。以長沙這家母嬰店為例,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數據顯示,增長最快的13個品牌中,有10個是國產品牌。 數據顯示,五年前國外品牌嬰兒紙尿褲占據八成市場。現在,國產品牌紙尿褲的市場占有率增長到了35%。現在90后的父母在挑選紙尿褲的時候,不迷信品牌,更看重的是產品品質。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嬰兒紙尿褲的信心增強,加之二胎政策的出臺,不僅讓行業內的人看好市場前景,也吸引了奶粉企業合生元、醫藥企業必康、馬應龍等跨界入局。但是,讓不少企業感到意外的是,二胎政策后,新生兒數量并未一路飆漲,支持市場增長的反而是滲透率的提升。 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委員會常務委員覃敘鈞:現在看五年前的這個日均使用量只有3片,2017年統計數據就到了6片,絕大部分的中國媽媽會把安全、品質放在第一位。 國內品牌紙尿褲真的不如國外嗎? 為了更好地測試國產嬰兒紙尿褲的性能,有著10年紙尿褲研發經驗的甘益,針對寶媽們最關心的兩個指標——干爽性和吸收性,為記者做了兩個簡易實驗。首先,從之前購買的五個品牌紙尿褲中,隨機抽取了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各兩片,進行干爽性測試。 嬰兒紙尿褲研發人員甘益:我們模擬紙尿褲對寶寶的三次排尿進行吸收,將240毫升液體同時倒入四個不同品牌的紙尿褲后,開始計時五分鐘。 五分鐘過后,甘益用紙巾用力按壓四片紙尿褲的表面,可以看到,四片紙巾都只有零星地方被紙尿褲表面浸濕。 嬰兒紙尿褲研發人員甘益:可以看到,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紙尿褲的干爽性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接下來是測試吸收性。甘益將四片全新的紙尿褲,完全浸泡在生理鹽水中,10分鐘之后,撈出來擰干水分,將紙尿褲放入同樣大小的燒杯中稱重。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紙尿褲的重量依次是595.0G、577.9G、475.9G和542.0G。相比之下,國產品牌紙尿褲的吸水性還更好一些。 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就曾經對國內市場銷量排名靠前的五款國產紙尿褲和五款國外紙尿褲進行過抽查檢測。 結果顯示,除了一個國外品牌的紙尿褲的交貨水分不合格,其它九個品牌的紙尿褲各項指標均合格。 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張玉蘭:與國外的產品質量差距是越來越小了,國內的產品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行業彎道超車關鍵在補足研發短板 國產紙尿褲的品質不差,但品牌知名度卻跟國外品牌相差甚遠。那么,國產品牌要想提升知名度還要從哪些方面補足短板呢?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紙尿褲發展的關鍵,在于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紙尿褲生產線,不僅全程由計算機監控每片紙尿褲的品質,降低了瑕疵率,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倍康紙尿褲生產工廠廠長丁健偉:國內很多紙尿褲生產廠家尚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每條生產線生產人員大概需要15到20人左右,通過產業升級,實現自動化,每條生產線大約需要3到5人,每片紙尿褲大約降低3分錢,到終端消費者手里,每包可以少3到5塊錢。 丁健偉在嬰兒紙尿褲行業已經有9年的時間了。他告訴記者,盡管業內都看好這條生產線帶來的效益,但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獨立研發出這樣的設備。不僅是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目前,國內嬰兒紙尿褲的整個生產鏈條也不夠完善。 恒安集團紙尿褲發展部研發分部研發總經理王添輝:高精度設備配件或控制系統還必須依靠國外企業進行配套,核心的原材料還必須依靠國外企業供應,核心的高素質人才還必須依托國外企業進行培養。 無論是生產設備的研發,還是原材料的創新,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大投入,提升研發能力。品牌營銷方面,消費者對產品認知,已經不再迷信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個性化的營銷,新媒體趨勢化的營銷傳播勢不可擋,中小企業更應抓住機遇,借勢積累自己的品牌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