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限制洋垃圾進口、大量廢品回收點被迫取締、廢紙回收行業規范化體系尚未建立,再加上近期處于風口浪尖的中美貿易戰,國廢處于緊缺狀態之中。華泰紙業負責人介紹,由于原材料不足,今年的新聞紙生產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 其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目前,國廢價格經過短暫的回調后又接連多日上漲,不少造紙廠的收購價格又達到了3000元/噸左右。有業內人士甚至預計,未來兩周,國廢價格可能還會上漲20%。 未來兩周,國廢價格可能還會上漲20%左右 隨著進口廢紙大幅減少,國廢的爭奪戰早已拉開帷幕。但國內的回收行業還未建立起規范化的體系,回收效率并不高,這讓國廢有些供不應求。華泰紙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原材料不足,今年的新聞紙生產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 對國廢的爭奪戰推動了其價格大幅上漲。盡管在今年國廢價格波動異常,但跌下去不久后,又重新漲了回來。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周,國廢價格可能還會上漲20%左右,成品紙也可能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以包裝紙為例,目前全國多個地區的造紙廠都發布了最新漲價函,價格走勢由原先的下滑松動轉為上漲,涉及瓦楞紙、白板紙、箱板紙、牛卡紙等多個紙種。下游紙板廠迫于壓力,無奈漲價自救,短短幾天時間內,浙江地區就有近30家紙板廠宣布漲價。 而在下半年,由于中方宣布對美廢加征25%關稅,國廢價格恐將再次拉高,進一步提升紙廠生產成本。同時,紙廠也逐步開工生產,下游消費旺季臨近,即將進入國慶、中秋備貨的旺季,漲價也就有了更有利的需求支撐。 國廢價格機制尚未建立,國廢回收行業沒有準入門檻 一位造紙廠采購經理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會發布新的廢紙收購價格,但價格變化并無規律可循,令人捉摸不透。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秘書長唐艷菊認為,這是因為國廢價格的形成機制一直沒有建立。 她表示,目前紙廠只能憑借采購經理的市場判斷每天調整價格進行收購,根本原因是國內廢紙回收行業沒有準入門檻,規范企業由于環保、稅收、管理等各種成本遠高于無證經營者,因此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她建議,必須盡快建立國內廢紙回收行業規范,從土地、環保、安全、生產、工藝流程、質量管理各方面提出要求,為地方政府行業管理提供依據,提高行業集中度,才能在進口廢紙政策調整的關鍵時期,保障國廢的有效供應,穩定國廢市場價格。 據悉,廢紙行業規范有望盡快出臺。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承擔的《廢紙分揀加工行業規范條件》已經提交有關政府主管部門。此外,《綠色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管理規范》也已經通過專家評審,預計年內發布。這將有助于回收、造紙、包裝、終端用戶間建立對話合作機制,減小紙價動蕩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