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面是整合改造后的老紙漿生產線脫胎換骨生機勃發,一面是投資1.2億元的意大利進口生產線即將投產,這是告別歷史的重生,是重整旗鼓再出發。眼下,山東煙臺市大展紙業有限公司正迎來其發展史上的新里程碑。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技改投入持續加碼,這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企業,如今正煥發出無窮活力。 煙臺大展紙業現有4條包裝紙生產線,年產量20余萬噸 行走在箱板紙生產車間內,耳邊機聲隆隆,打漿、上網成形、壓榨、烘干、收卷,最后經過復卷加工形成成品,嶄新的紙機高速運轉。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傳遞的是大展不斷提升的發展熱度。“2015年,我們投資2000余萬元,對原有紙漿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產品質量更加優質、更具競爭力,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大展紙業總經理張家琪說道。 一面是整合改造后的老紙漿生產線脫胎換骨生機勃發,一面是投資1.2億元的意大利進口生產線即將投產,這是告別歷史的重生,是重整旗鼓再出發。眼下,大展紙業正迎來其發展史上的新里程碑。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技改投入持續加碼,這家有著30多年歷史的企業,如今正煥發出無窮活力。 
始建于1985年的煙臺市大展紙業有限公司,位于牟平區沁水韓國工業園,幾十年的歷練與傳承,積累了豐富的造紙技術與經驗,造就出一支擅長生產各類紙張的員工隊伍。現擁有四條外包裝紙生產線,年可生產各類包裝用紙20余萬噸,產品銷往省內各地。2017年大展紙業完成總產量21.24萬噸,完成總銷量20.6萬噸,工業總產值8.3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13億元,納稅總額7090萬元。 
大展包裝去年完成紙板產量1.44億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4.54億元 從創立之日起,大展紙業就把環保作為企業的生命線,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永遠遵循的價值追求。在大展的發展歷程中,企業從不吝嗇在環保上的投入。“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們投資200余萬元對原有的沼氣發電機進行全新技改,升級成沼氣鍋爐,年回用蒸汽2.2萬余噸,達到污水循環再利用,降低企業生產費用400余萬元。”張家琪表示。 
在全國造紙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大展紙業如何實現逆勢上揚?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企業的發展又有哪些可以借鑒之處? 身處困境,大展開始應變求變,革故鼎新,拓寬拉長產業鏈條,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強和廢紙的變化造成原紙的大幅度波動,再加上近幾年快遞行業的迅速增長,包裝市場需求也隨之增大,2012年我們成立了包裝公司,在開拓新市場的同時消化造紙產能,現已發展成為煙威地區紙板生產量最大的包裝公司。”張家琪介紹道。2017年,大展包裝完成紙板總產量為1.44億平方米,實現銷售收入4.54億元,全年消化大展紙業各類成品紙7萬余噸。 
新引進的2.8米意大利生產線11月下旬投產,二期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超10億 包裝公司的迅猛發展是大展紙業轉型升級成功的體現,實現了結構轉型與效益增長的雙贏,也為大展紙業下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張家琪介紹,未來5年將是紙箱包裝行業整合的過程,為了在產品質量、效率、成本上有更大的優勢,保住并增加市場份額,企業對現有的1.8米生產線進行淘汰,投資1.2億元新上一條意大利進口的2.8米的生產線,預計在今年11月下旬投產試運行。 
隨著新生產線的上馬,大展包裝的新舊動能轉換明顯提速。“一期項目投產后天均產紙板量50萬平方米,年產值5億元以上。該項目資金為企業自籌資金,項目投產后將推動整合包裝市場,并且推動大展紙業在包裝市場的占有率,二期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將超過十億元,上繳稅金將達到三千萬元以上。”張家琪信心滿滿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