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紙價行情依舊揪心!國廢跌跌不休,玖龍醞釀的100元漲價胎死腹中,漫長的生產淡季來臨,原紙價格依舊易跌難漲。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本應該是最旺的黃金旺季,紙價卻跌跌不休的呢?綜合來看,以下幾點應該是市場難以支撐當前紙價的重要原因: 1電子產業因砍單面臨大減員 
近日的電子產業鏈,也與中國的天氣一樣,集體遭遇了入冬以來的最強寒潮,從多個品牌秋后算賬換將、產品出貨量衰退、全面屏產品大撤單、庫存積壓調整、打砸線下門店、資金鏈危機爆發、裁員引發跳樓、涉手機概念股全線跌回一年前等等,都湊到了一起。 這個寒潮連富士康也不能幸免。近段時間有消息稱,由于新款手機銷量低迷,蘋果已對富士康砍單10%,或導致富士康裁員。產業鏈上的代工企業、經銷商、零部件運營商均受到影響,蘋果要求供應商將今年一季度的產量從去年11月份的4000多萬部削減一半,其供應鏈零部件供應商也出現放假和停產的情況。 富士康減員,偉創力放假,伯恩光學清退派遣人員,電子行業大減員導致供應鏈零部件供應商出現放假和停產的情況,勢必會影響包裝行業的用紙需求,因此企業原紙價格難以漲起來。 2出口訂單提前透支,中美毛衣戰無緩和跡象 前天美國副總統彭期針峰相對的一番演講,讓很多人直呼“涼涼”,毛衣戰將會妥協的傳言轉眼成空。據一些從事外貿的朋友反映,當前的出口穩定是建立在訂單提前透支基礎上的,很多貿易公司在海外租的倉庫已經滿倉,春節前后將是出口訂單的淡季。 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的廣交會(全稱是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風向標。從歷史經驗來看,廣交會的成交量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貿易形勢有指示性。今年秋季廣交會的成交金額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是近3年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與此同時,對出口也有預見性的PMI新出口訂單也已明顯回落。綜合這些先導性的指標來判斷,我國出口在未來面臨不小壓力。 
3過度的基建大大削弱了居民消費 我國本來就是一個投資型的國家,在部分資源掌握在政府手中,居民收入比例本來就低,但令人觸止驚心的基建浪費,則進一步消弱了居民消費能力。 近期國家為了保增長,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各城市甚至出現了滿城挖的奇葩現象。這一政策對拉動內需來說,無疑是頗為不利的。用于消費的資金化成鋼筋混凝土,令消費雪上加霜,包裝紙的需求只會加速萎縮。 4農村消費能力面臨枯竭 打工三十年來,除了08年到12年國家大量實施工業反哺農業計劃,農村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外,大多數時間,農村一直是向外輸出勞動力,提供廉價農產品的落后地區。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低廉,人民幣匯率外升內貶,各種補貼的取消,縣域城市對農村的吸血,導致農村更加衰敗。從京東物流統計的農村電商可以看出,在農村網絡基本普及的情況下,進行網購的農民并不多,這也反映出農村經濟的真實情況。當六億農民消費不起了,包裝的需求自然也會萎縮。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中國廣大農村,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也基本上難見包裝用的紙箱紙盒等。 5雙十一后遺癥將影響包裝需求 受8090年輕一代熱衷消費的利好,今年雙十一的火爆趕越預期。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包裹將超過18.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最高日處理量可能達到4.1億件,比去年增長23.9%! 
但從事電商包裝的人都知道,雙十一本質上并沒有增加消費,而是這種集中促銷促使消費者把雙十一前后的消費需求都堆碼到了這一天。對包裝業來說,雙十一以后的一段時間,就意味著訂單的斷崖下跌。 6需求減少,大量新增產能,加劇了供大于求 
在紙箱需求減弱和出口訂單減少,前三季度進口大增75%,以及紙箱大客戶推進減量包裝、循環使用的情況下,大量新增造紙產能投產,加劇了原紙供過于求的局面。 央視財經的一段采訪顯示,福建廈門一家主要生產紙箱用紙的造紙廠,庫房里堆放著大量的瓦楞紙和箱板紙,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成品紙庫存在3萬噸,相比去年同期要增加了30%左右。 7大量制造業關停引發的“創業潮”進一步削弱消費 自2014年開始,隨著制造業的各種要素成本劇烈上升,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與艱難。特別是當下,在環保、安監、社保、廠租的重壓下,大量制造業會放棄經營,由些引發的“創業潮”將會進一步削弱消費。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提振包裝需求太難了。 8大量紙箱包裝被替代 
過去兩年來,紙價暴漲暴跌,一箱難求,促使更多用戶開始尋找紙包裝的替代品,由此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比如:塑料包裝,二手紙箱,循環包裝等代替了紙箱包裝,分攤了紙箱包裝的需求市場。 9樓市、股市、匯率、債務問題影響長遠預期 近年來,房價居高不下,六個錢包供養一套房的情況普遍存在,勒緊褲帶供一套房導致家庭消費能力越來越弱。目前高房價的擠出效應,影響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費行為,已經成為制約消費啟動的最大阻力。除此之外,還有股市、匯率、債務問題嚴重消耗了人民的消費能力,政府和居民雙雙面臨重重的債務壓力,只能緊衣縮食,消費自然受到影響。因此,只要樓、股、債、匯的警報沒有解除,經濟不能企穩回升,消費永遠是個問題,包裝業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 10龍頭紙企失去了統攝江湖的銳氣 過去兩年時間,在龍頭紙業的率領下,原紙、紙板及紙制品一路暴漲,下游行業只能認命,造紙和包裝企業都成為獲利者。但到了新的階段,并非由需求拉動的包裝紙漲價走進了死胡同。在產能愈發過剩的情況下,整體經濟龍頭企業失去了統攝江湖的英精銳氣,過去一呼百應的局面早已不存在,紙包裝業想再次把通脹轉移出去,難度很大。 
因此,對眾多包裝印刷企業來說,想通過漲價來擺脫困境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追高甚至囤積原紙可能會萬劫不復,惟一能做的,便是從不同的維度來增加包裝的利潤,提高附加值,打開新市場。當然,若能全身而退,即使斷腕也是值得的。 放眼未來,紙價漲跌難以預測。各種硬性成本卡在哪里,不漲就可能面臨虧損。而匯率、貨幣政策的轉向,都可能決定部分企業的生死存亡。總之,冬天來了,注意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