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華全國總工會指導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論壇在京舉行。APP(中國)榮獲“2018年度責任企業”稱號。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女士受邀出席,并代表公司接受了由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頒發的獎杯。 從2005年起,該活動每年如期舉辦,聚焦年度熱點,為責任立言,至今已走過十四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和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交匯的重要歷史節點,如何匯集責任相關方的力量,推動企業社會責任適應新時代要求形成共生共享的社會生態鏈,是本屆論壇希望與同行者們一起探討的話題。本屆論壇以“致同行者:構筑責任共同體”為主題,匯聚來自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及學術界的數百位嘉賓,共同探討新常態下如何面對機遇與挑戰,構筑責任共同體。 在圓桌對話環節,來自產學研各界的嘉賓就如何構筑“責任共同體”展開了深度對話。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表示,企業做得越大,承擔的責任應越多。所以,在各地方有工廠建設時我們都把公益做到當地,包括扶貧助殘和社會建設。我們4萬多國內員工,90%以上都參與到了公益活動中。這樣做下去,員工有社會責任感,企業有企業責任感,相信國家會更好。 作為最早在國內提出“林漿紙一體化”模式的企業之一,APP于1992年進入中國以來,將“林漿紙一體化”的先進理念引入中國,從生態營林到環保制漿,再到綠色造紙,形成了“以林養紙、以紙促林、林紙結合”的“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大循環產業。倡導自身可循環的綠色造紙產業鏈模式,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造紙行業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改變傳統小規模造紙企業對環境“侵略”式的生產方式,同時通過規模效應反哺生態環境。 為此,APP(中國)在中國8大省區所種植的450萬畝人工林平均每年可固碳217萬噸,吸收二氧化碳約800萬噸,相當于200萬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APP(中國)率先在中國紙業開展清潔能源應用項目,包括大規模地應用光伏發電,總投資近20億元,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造紙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持續投入也讓APP(中國)受到了社會多方的認可。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以“美好生活,‘紙’為你我”為主題的APP(中國)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自2007年起,堅持每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系包含了對APP愿景與使命的詳細解讀,也是APP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綠色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