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 為切實做好2019年我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根據《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結合我省實際,我廳制定了《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2019年4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要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百姓身邊突出環境問題為導向,以強化生態環境執法為主線,充分運用“生態云”平臺和企業親清服務平臺,創新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方式,引領環境管理轉型,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智慧化、精準化水平。 一、以環境質量為核心,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1.繼續深入開展“清水藍天”環保專項執法行動。深化與公安機關執法聯動,嚴厲查處區域查而不絕、禁而不止的散亂污企業和各類突出生態環境違法問題,對重大、敏感的涉刑案件,聯合省公安廳實施聯合督導、聯合掛牌督辦。各地于11月30日前報送專項行動工作總結,省生態環境廳匯總后報送省政府。 2.深入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配合做好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工作,加強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排污許可執法監管工作納入年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計劃。 3.開展打擊固體廢物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專項執法。加大對醫療廢物、實驗室廢液、廢鉛蓄電池等危廢收集處置的執法監管力度,全面排查并聯合公安機關查處一批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大案要案,堅決遏制危險廢物、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案件多發態勢。 4.深化進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專項執法。按照生態環境部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進口非限制類和限制類固體廢物的加工利用企業專項執法檢查。加強與海關、公安等部門協作,強化日常執法監管,發揮執法合力,嚴厲查處倒賣、非法加工利用進口固體廢物以及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5.積極參加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結合環境執法大練兵,有針對性抽調執法人員參加2019-2020年藍天保衛戰大氣強化監督工作。 二、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6.持續開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行動。重點排查梳理時間跨度大、辦結后群眾繼續信訪的疑難復雜信訪積案,實行掛賬動態管理和銷號制度。建立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預警機制和重點問題攻堅榜,將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列入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內容,適時通報百姓身邊生態環境問題整治進展情況。 7.不斷深化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聯合省水利廳、農業農村廳、自然資源廳、河長辦組織實施保障百姓源頭飲水安全“六個100%”工程,構建政府統領、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形成長效機制,打造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銅墻鐵壁”,確保百姓源頭飲水安全。 8.組織開展入海(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入海(河)排污口監管,摸清全省范圍內入海(河)排污口底數,建立臺賬清單,分門別類實施綜合整治。 三、以強化“生態云-執法”為抓手,有效增強環境執法監管能力 9.深化生態云執法應用。推廣非現場執法方式,加強遠程監控設施建設,充分運用電子警示、遠程調度等手段,引導企業自建設施、自報信息,自主整改。強化執法監管各業務系統信息銜接聯動,整合對接投訴舉報、網格巡查、測管聯動、執法辦案、環保督查等數據。 10.推進環保網格化監管。推進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建設,部署上線全省統一的網格化平臺,做好市縣已有網格化系統銜接。加強城鄉社區網格監管能力建設,保障環保網格員工作經費、待遇。持續開展城鄉社區環保網格員培訓,實現環保網格員培訓的常態化。 11.健全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按照《福建省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分批組織完成強制參評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結合親清服務平臺上線,擴大企業登陸使用和信用評價范圍,做到應評盡評,實現萬家企業信用評價目標。會同同級金融機構及相關部門,靈活開展應約評價,強化環境信用在各領域、各部門的應用。 12.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氣口高度45米及以上高架源、VOCs排放重點單位等企業按要求安裝聯網自動監測設備。嚴格執行自動監控數據超標處置和督辦流程,督促監控設施運行單位正常運行設備。督促垃圾焚燒發電廠按要求開展自動監控數據標記和公開。加強水電站生態流量監控,依法查處未泄流導致下游減水、脫流的水電站。 13.強化“三同時”環境監管執法。按照“放管服”改革部署和“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管,依托生態云平臺,加強對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調度和建設單位自主驗收工作的指導,嚴懲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 四、以夯實制度建設為保障,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規范化水平 14.深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貫徹落實《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精神,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暢通銜接渠道,將聯席會議、案件會商、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落到實處,嚴格執行重大案件上報制度,并依托生態云平臺,強化案件移送后跟蹤調度與報告。 15.提升生態環境執法規范化水平。全面推行生態環境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制定全省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規則和基準,開展生態環境部門落實“三項制度”情況進行跟蹤評估。 16.強化生態環境執法稽查。進一步深化環境執法稽查,指導督促市、縣生態環境部門精準適用大氣、水、土壤、固廢、環評、排污許可等法律法規,推動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力度顯著提升,案件辦理質量顯著提高。繼續強化新《環保法》配套辦法案件辦理,保持配套辦法實施力度和案件數量整體平衡穩定。 17.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的基本手段和普遍方式,按要求及時公開現場抽查情況和結果,依法依規處理抽查發現問題;按照企業生態環境信用等級實施差別化監管,對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等級低的企業重點監管。 18.實行有獎舉報制度。印發《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鼓勵市、縣生態環境部門根據本地實際和工作重點,建立完善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公眾參與,強化社會監督。 五、以加強作風建設為根本,努力打造生態環境執法鐵軍 19.繼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揚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激發隊伍練兵熱情,提高凝聚力。組織開展實戰練兵、微信答題、演講比賽等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練兵活動。及早選擇基礎條件好的單位和個人作為培育對象,整合一切優勢資源,爭取再創佳績。 20.堅決防止“一刀切”執法。既要以零容忍的態度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又要避免“一律關!钡群唵未直┓绞剑瑢Νh境管理水平較好的企業,減少現場檢查頻次,不搞“一刀切”;對環境管理水平較差的企業,精準“切一刀”,避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21.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結合群眾信訪和日常監管執法,以深挖徹查“保護傘”為主攻方向,以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問題為突破口,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綜合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同政法機關的協作配合,落實“一案三查”制度,不斷提高線索摸排的針對性、科學性、時效性。 22.全面深化生態環境執法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在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干部崗位培訓中安排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相關教學內容,持續增強廉政意識。嚴格執行《生態環境部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監督工作“五不準”》等強化監督工作紀律要求,把紀律和規矩的防線延伸到監管執法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