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山東泉林集團被法院宣告進入破產流程后,11月4日,人民法院報發布公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法院裁定宣告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正式破產!無獨有偶,與泉林集團一樣,紫荊花紙業也是國內一家以秸稈制漿造紙綜合利用為主的企業。 人民法院公告 2019年6月12日,申請人王琪琳、楊軍、李成等306名職工以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已資不抵債為由向本院申請對該公司進行破產清算,本院于2019年7月19日裁定受理,并于2019年8月22日指定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清算組為管理人。本院查明,根據管理人聘請的審計機構阿拉善盟亞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9年7月19日,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資產總額為42468萬元,負債總額為67272萬元,資產負債率158%。2019年10月29日,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管理人向本院提交了《破產宣告申請書》。本院認為,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已符合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本院于2019年10月30日裁定宣告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破產。特此公告 永寧縣人民法院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四日 
資料顯示,寧夏紫荊花紙業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由一家鄉鎮小廠發展為擁有3000名員工、年產能12萬噸、利稅近億元的中國生活用紙10強企業、自治區30家非公有制工業骨干企業,是西北地區經營狀況最好的造紙企業。 據《寧夏日報》2018年年底一篇《紫荊花紙業:迎寒而上 迎來暖流》中,紫荊花紙業2.5萬噸本色漿、紙及4萬噸有機肥技改項目正在聯動試車,公司董事長納巨波與工人們一起進行技改項目試車。他感慨萬分:“有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多措并舉的支持,民營企業有信心迎寒而上,迎來暖流。” 納巨波告訴記者,紫荊花一路打拼過來,最驕傲的莫過于兩大探索:其一是發展“本色紙”。我國人均森林覆蓋率偏低,多年來,業內一直就“林紙一體化”問題爭論不休,而紫荊花的實踐表明,用農作物秸稈造紙前景廣闊;其二是副產品的開發。通過研發國際先進污水處理技術,紫荊花將中間環節產生的廢料深加工為黃腐酸有機肥,其成本僅為國外普遍采用的從煤炭中提取技術的十分之一,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 據報道,紫荊花紙業歷時五年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把秸稈做成本色紙、造紙過程中的黑液制成有機肥,形成了紙漿、肥料聯產,造紙工業和農業的良性循環。實現了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并形成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同時該技術可有效實現減少秸稈焚燒或堆漚污染、替代木材造紙,實現了農作物秸稈還田工業化,可有效解決長期困擾我國農業生產的秸稈還田問題,對農業大國的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6年,紫荊花紙業啟動了“秸稈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年處理75萬噸秸稈,實現產值100億元。該項目得到了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寧夏分行和西部(銀川)擔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 如今,查閱全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紫荊花紙業和董事長納巨波都有多項在列,一個月的時間內,國內最大的兩家秸稈制漿造紙企業或者破產或者面臨破產,為何擁有好的技術、好的資源,又有政府支持,企業卻生存不下去了?值得業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