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工廠總經理朱偉言(左)向林業總經理勃朗登贈送紀念牌 2019年11月13日,斯道拉恩索廣西林業向北海工廠交付第100萬方機械采伐木材原材料慶祝儀式在鐵山港舉行。斯道拉恩索重要的合資伙伴廣西林業集團、北海林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代表,及來自斯道拉恩索林業運營周邊鄉鎮政府代表們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與合資伙伴——廣西林業集團代表、北海林業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一同開啟100萬蛋糕 向北海工廠交付100萬㎡木材是一個夢想的實現,這不僅指機械化采伐,還關乎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經營,因此這一成績的意義遠超100萬㎡。這不僅標志著斯道拉恩索廣西林業與工廠之間良好的關系,同時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合作,證明了木材供應北海工廠的供應鏈獲得了巨大成功。我們希望斯道拉恩索廣西林業可以成為全中國林業的榜樣。 因此,對廣西斯道拉恩索來說,我們未來會在廣西繼續推行林業機械化和安全合作。于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以可持續的方式經營管理我們的森林。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夠擁有更多類似目前北海工廠這樣的工業供應鏈,籍此定期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實現客戶和銷售的雙贏。” 勃朗登(Ian Blanden)斯道拉恩索消費紙板中國區廣西林業總經理說道。 
目前斯道拉恩索在廣西共有16臺采伐機械,包括10臺山地采伐機和6臺平地采伐機。同時還配套有18臺集材機械,包括10臺山地集材機和8臺平地集材機。這些機器由110名經過專業化培訓的機手操作。相比傳統林業的人工采伐方式,機械化采伐具有安全、高效、舒適、可持續、數據化和可視化等無可比擬的優點。一臺采伐機每天平均能采伐300-500立方米的木材,這相當于120-180名工人的作業量。 

共同為第100萬方機采木材揭幕 斯道拉恩索是中國第一家實現全機械化采伐及營林的林業公司,也是這一行業的領軍人物。自2002年進入廣西以來,斯道拉恩索就開始嘗試在廣西采用機械化森林經營措施。先后引入了適應廣西山多路陡的山地采伐機和平地采伐機,并采用與之配套的集材機以提高集材歸堆效率。 2013年,斯道拉恩索開始全面采伐。2015年,隨著第一套絞盤牽引系統的引入,定長切割采伐機得以在超過45度的陡坡上開展作業,克服了廣西林地以山地為主的難點。2015-2016年 從人工采伐轉向以機械化采伐為主。同年,為了確保對工廠的木材供應設立了烏家貯木場。2016年12月9日,斯道拉恩索漂白化學機械漿生產線投產并開始向北海消費紙板廠供應紙漿,這同時也是斯道拉恩索林業木材供應團隊和木材處理中心工作人員之間密切合作和定期溝通的開始。 此外,斯道拉恩索還致力于營林機械化技術的創新發展。通過與關鍵承包商及林業機械設備供應商的緊密合作,改良了源自歐洲的機械植苗管設備,大大提高了營林撫育的效率與質量。斯道拉恩索在森林經營機械化方面的經驗與成果得到了中國以及廣西林業行業的一致認可,先后被選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森林管理委員會(FSC)、國家桉樹中心等多家專業機構的林地考察示范點。 
廣西現有工業原料林7000多萬畝,其中桉樹3000萬畝,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原料林基地。承擔著保護國家林業安全、推動現代化林業全面升級,構建林業機械采造一體化體系的重大責任。營林生產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涵括整地、種植、采伐、集材、加工等多個步驟。據調查表明,廣西的林業生產每年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面對農村青壯年逐漸流向大城市工作的趨勢,勞動力短缺將成為限制林業生產的一個重大問題。如何在這樣的形勢下,維持好現代化林業生產和勞動力的供需平衡,持續推動可持續的林業機械化運作將會是解決這一困境的金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