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記者:剛才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4%。您覺得我國外貿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另外,面對國內外經濟環境比較復雜嚴峻的情況,您對2020年我國外貿走勢有什么樣的判斷?謝謝。 鄒志武:謝謝您的提問。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確實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國外貿仍然保持著穩定增長,而且處于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F在國內的數字已經出來,國際上的一些數字還要再看一下。從我們初步的分析看,2019年全年我國仍然還是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剛才講我們進出口增長3.4%,是按照人民幣計價,按照美元計價總值略有下降,但是我們出口仍呈現0.5%的正增長。按照WTO最新的前十個月的數據,我國出口在全球十大貿易國中表現是最好的。 講到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國內經濟穩。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從前11個月數據來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了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增速明顯領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我們有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國內經濟穩定表現為外貿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覺得這是主要原因。 第二是我國經濟整體韌性比較強,這個韌性強在外貿領域同樣體現出來。我國經濟擁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的空間,這種韌性在外貿領域是同樣具備的。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我們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國內產業為外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有數量龐大的外貿企業,去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就是有實際進出口活動的外貿企業,達到了49.9萬家。尤其是生產經營更加靈活的民營企業,釋放出更強的外貿發展活力。剛才我們也說到,2019年外貿的一個特點,就是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資企業成為最大的外貿主體,其中出口占比更是超過了50%。與此同時,我們的貿易伙伴遍布全球、多點開花。2019年我們對歐盟、東盟等主要貿易伙伴增長的同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經濟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了10.8%、6.8%和8%。 第三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2018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出臺了規?涨暗臏p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負擔。這些政策出臺以后陸續落地見效,包括先后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自主降低了包括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取消部分藥品進口關稅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比如,涉及兩次提高出口退稅的商品,2019年出口值增長了7.7%。降稅以后的效果也很明顯,2019年消費品、醫藥品進口分別增長19%和25.8%。與此同時,我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指標全球排名,在2018年提升32位的基礎上,再次提高了9位,升至全球第56位。歐盟國家之間的通關時間和效率是沒有具體的通關時間的,均為零,所以它是按照28個來排名,如果把這個按照一個經濟體來算,我們的位次還將有大的提升。 關于2020年的外貿形勢,我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舊嚴峻復雜。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六穩”政策措施繼續落地見效,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動力轉換加快長期趨勢沒有改變。預計2020年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