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網上公布的各公司2019年年報來看,29家印包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03.44億元,凈利潤61.66億元。除金時科技、大勝達(2家公司因2019年上市未被納入上年業績統計)外,總營收實現6.6%的同比增長,總利潤出現0.39%的同比下滑。 贏利面超八成 利潤峰值超10億 29家印包上市公司中,“超10億元營收俱樂部”含18家企業,比上年同期增加2家,占比達62.07%。營收20億元以上的印包上市公司占比出現回落,從2018年的44.44%跌至37.93%。 在超10億元營收俱樂部中,仍僅有合興包裝營收超百億元,2019年營收110.97億元,再次蟬聯創收第一的榜首。裕同科技2019年持續發力,以營收98.45億元超越紫江企業,升至第二位。奧瑞金緊隨其后,以93.69億元成為2019年營收第三名。而紫江企業則在2018年丟掉榜首、位列第二后,2019年名次再下跌,跌出榜單前三名。 從這4家上市公司的頭部企業來看,合計營收395.22億元,占比近半,為49.19%。 除合興包裝營收下降外,其余3家均保持平穩增長,裕同科技與奧瑞金均以兩位數的增速攀升。據其年報顯示,裕同科技通過開發新客戶和新市場、地區拓展、海外擴張、延伸產品線等路徑保證經營業績穩步增長,奧瑞金則是聚焦主業,持續加強產品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以鞏固核心優勢。 營收5億元以上、不滿10億元的企業有5家,營收1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的企業有6家。營收最低的仍為天津磁卡,僅1.04億元。 凈利潤榜單前三名競爭激烈,裕同科技(10.45億元)、勁嘉股份(8.77億元)、恩捷股份(8.50億元)的利潤業績在2019年脫穎而出,東風股份跌落榜單。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終有印包上市公司進入“超10億利潤俱樂部”,即連續3年吸金第一的裕同科技。 整體來看,25家企業實現贏利,占比86.21%;4家企業出現虧損。從量級分布看,凈利潤上億元的企業共18家,占比72%;處于贏利狀態但凈利潤不滿億元的僅有7家。長榮股份、順灝股份、界龍實業、天津磁卡等4家虧損。 營收利潤增幅雙降 個股變化明顯 除營收和利潤兩項數據外,增降幅更能直觀反映上市公司一年業績走向。 在29家印包上市公司中,16家企業營收同比增長,占總數的55.17%,13家出現下降。營收增減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營收增幅下降明顯。 其中,實現20%以上增長的企業僅有5家,分別為環球印務(124.7%)、新宏澤(50.97%)、集友股份(46.49%)、吉宏股份(32.62%)、恩捷股份(28.57%)。營收增幅10%以上不到20%的有7家,增幅10%以下的有4家。 報告期內,環球印務醫藥包裝業務全年主營業務收入未增加,但其互聯網精準營銷業務實現了營收的大幅增長,各業務板塊經營情況持續向好。 新宏澤則是在持續鞏固客戶的業務優勢地位基礎上,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新產品拓展力度,保持了營業收入的基本穩定。 在13家營收同比下降的企業中,安妮股份降幅最大,為39.46%。其他營收降幅明顯的企業則包括天津磁卡(-28.42%)、界龍實業(-19.7%)、鴻博股份(-11.21%)。 企業凈利潤增減項目中,除界龍實業顯示空白外,同比出現增長的印包上市公司有18家,占比達62.07%,凈利潤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其中,4家企業凈利翻番,分別為鴻博股份(586.53%)、寶鋼股份(204.38%)、奧瑞金(203.15%)、環球印務(136.77%)。 鴻博股份凈利潤從百萬元直接躍至千萬元,主要是其在穩定票證業務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精品書刊印刷業務和即開票印制業務得到鞏固提升,同時通過產能優化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上漲和人工成本上升帶來的影響。 業績向好的企業中,凈利潤增幅10%至100%的有13家,包括集友股份(74.76%)、恩捷股份(63.92%)、吉宏股份(53.05%)、創源文化(41.7%)等。增幅在10%以下的企業僅東港股份(3.88%)1家。 增幅下滑行列中,以長榮股份下降940.93%最為凸顯。據其年報稱,包裝印刷業務和云印刷業務受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影響,業績出現下滑。報告期內,力群印務實現銷售收入2.85億元,凈利潤4820萬元,預計2020年度力群印務業績將受產品未中標事項及搬遷等產生持續影響。云印刷持續調整經營模式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以應對商務印刷市場增長乏力的客觀影響,全年銷售收入5325萬元。 其他利潤呈下降的企業還包括順灝股份(-295.68%)、天津磁卡(-210.17%)、愛司凱(-77.33%)、翔港科技(-69.19%)、安妮股份(-68.15%)、東風股份(-44.92%)、新宏澤(-46.95%)、大勝達(-25.25%)、金時科技(-7.68%)等9家。 資產規模趨穩 4家企業資產超百億 從資產規模來看,29家印包上市公司的資產均超億元,總資產為1258.7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資產規模增加148.41億元,增幅達13.37%。除兩家新上市公司貢獻36.7億元外,20家企業以穩定增長的資產為印包A股市場助力。 奧瑞金(147.33億元)、裕同科技(125.7億元)、恩捷股份(121.93億元)、紫江企業(107.81億元)4家企業資產超百億元,數量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恩捷股份以58.3%的增幅使資產暴增,并超越紫江企業成為第三。 總資產50億元至100億元的企業有6家,除恩捷股份“攀升”上一陣營外,其他企業維持不變。仍以勁嘉股份(86.73億元)為首,美盈森(72.7億元)、寶鋼包裝(66.36億元)、合興包裝(65.12億元)、東風股份(61.45億元)、長榮股份(52.49億元)緊隨其后。其中,合興包裝、長榮股份資產出現縮水。 10億元到50億元資產陣營中包括永新股份、吉宏股份以及新晉上市的金時科技、大勝達等15家企業,10億元以下資產陣營里僅剩4家,分別為翔港科技、新宏澤、愛司凱和天津磁卡。 29家印包上市公司中,13家總資產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占比約44.83%。 其中,恩捷股份、集友股份、吉宏股份以高達50%以上的增幅增長。紫江企業、奧瑞金、勁嘉股份、東風股份、永新股份等9家企業出現個位數及以下的增長。合興包裝、順灝股份、界龍實業等7家企業則資產縮水,呈現負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