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國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同時審視全球污染和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天恰逢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為可持續海洋創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然而,十一年過去了,我們地球上的海洋環境真得變好了嗎? 實際上,情況并未變得更好一些。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里,全球海洋物種種群數量減少過半,白色塑料污染持續侵襲著海洋生態環境。企鵝、海豹、鯊魚……多種海洋生物屢屢被漁網困住,被石油污染,被垃圾毒斃。與其空喊口號,我們需要的是立刻行動起來,齊心協力保護海洋——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 斯道拉恩索凈灘行動 就在幾天前,來自斯道拉恩索的40多名志愿者們共同發起了海岸清潔行動,用實際行動響應環境日與海洋日的地球保護“號令”。來自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廠和廣西林業的志愿者們對這片名為坡尾底的海岸線并不陌生——這片海灘距離北海工廠約2公里,車程只有5分鐘。從2017年起,員工志愿者們每年都會來到這里開展海洋垃圾清理活動。 40個清潔海灘的志愿者名額在5分鐘內被一搶而空,大家的熱情如同北海戶外32°的溫度一樣高漲。這40名志愿者由中國籍、芬蘭籍和澳大利亞籍的同事共同組成,北海工廠總經理朱偉言和廣西林業總經理勃朗登(Ian Blanden)也加入其中。 
在一個多小時的活動里,志愿者們先用手或金屬夾把垃圾收集到麻布垃圾袋中,再投入鐵山港環衛站放置在岸邊的垃圾回收箱。經稱量統計,當天活動總共清理了472.7公斤垃圾。垃圾的種類可謂五花八門,有塑料瓶、泡沫板、廢漁網、金屬罐、玻璃瓶,甚至還發現了雨靴和棉被…… 

令人遺憾的是,志愿者們還在凈灘過程中發現了非自然死亡的成年死鱟。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生物,坡尾底海灘是北部灣幼鱟野外種群的長期監測點。“美境自然”北部灣濱海濕地科考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坡尾底海灘的幼鱟密度最高,在一個50*50m的樣方內幼鱟的數量可高達200只。人類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直接導致了成年鱟的非自然死亡,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力巨大。 
根據“美境自然”2017年的調查結果,坡尾底的海灘上每平方米平均有6.6件垃圾,其中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比例達69%。塑料在環境中通常需要幾百年才能自行降解,如果不主動進行人工清理,塑料將一直保留在海洋中或海灘上,對海洋環境造成長期負面影響,并直接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 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廠總經理朱偉言表示:“采取行動保護海洋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我們每天的責任。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廠采用可再生木材纖維為原料生產食品包裝用紙板,致力于使用可再生纖維原料產品來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裝材料的使用,減少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希望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這片海岸線的美麗。” 斯道拉恩索始終不斷推動圍繞可再生材料的創新,從源頭上減少對地球有限資源的消耗和對塑料等化石基材料的依賴,真正助力實現循環經濟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保護海洋刻不容緩。請您立刻加入我們,身體力行呵護我們的藍色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