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聯合市生態環境局舉辦新一期“刺桐新聲——政策面對面”線上宣講會,主題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及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宣講會邀請了市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吳劍鋒及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核審批科科員謝榮洹,就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及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進行詳細解讀。 宣講會分為兩大主題:第一部分為“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環評審批正面清單政策解讀”,內容包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簡介、環評審批正面清單解讀;第二部分為“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支持復工復產——《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方案》解讀”,大綱包括背景目的、文件依據、政策解讀、復產復工注意事項等。 據悉,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即疫情防控期間對主要涉及民生的中小微服務型企業,包括餐飲、娛樂、賓館、公園等的10大類30個小類登記表項目,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實行豁免管理;對工程建設等多個領域的17大類44小類行業項目,實行承諾制改革,簡化審批流程,可不經評估、審查,直接作出審批決定,加快項目投產和運行。同時,市生態環境局根據各縣(市、區)生態環境局報送的清單進行篩選,于2020年4月14日公布第一批《泉州市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將全市7類共290家企業納入減免環境現場執法的企業“白名單”,對編入正面清單的企業和項目,予以優先保障或采取減少、免除現場檢查等正面激勵措施。本次正面清單將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原則上實行到2020年9月30日,根據形勢需要可以適當延長。 建立實施“正面清單”,是適應疫情防控形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現實需要。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免于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不等同于“不管不問”“降低要求”,而是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