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深圳市準備上線垃圾分類監管系統了,實施全過程智慧監管。 而就在此前,深圳還聯合百度一起開發了垃圾分類智能小程序。支持垃圾分類查詢,如果輸入名稱查詢未果,則可以進行上報,在核實后系統會增補該上報垃圾種類。截至目前,系統已經收錄了1300多種垃圾種類。 據統計,自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垃圾分類的進程就像按下了快進鍵。 截至9月底,深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為40.2%,已提前超額完成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任務。全市3508個物業小區和1718個城中村已經全部實行“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分類模式。此外,城中村分類投放點數超過1萬個。 9月,深圳全市檢查投放點位30842個,發現存在問題點位9000個。10月9日至14日,各級城管部門在全市范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發現存在問題點位2000多個,擬罰款總額近60萬。 罰款動真格,這也不失為壓實垃圾分類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據了解,垃圾分類執法過了警示期后,首單就開出了1萬罰款——“未按照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收集容器,未保持投放點或者收集容器完好、整潔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以上一萬以下罰款。” 而另一方面,2019年就印發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又制定了垃圾分類獎勵規則。業界表示,獎懲分明,有助于在推進垃圾分類的工作上事半功倍。 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深圳也出現了不少示范項目和單位。 南山區,剛剛被評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作為示范市縣,南山區的垃圾分類工作自然可圈可點。目前南山區已建立九大垃圾分類分流體系和全國首個垃圾分類智慧督導平臺,2019年其垃圾分類減量率達32.13%。 創建“無廢城市”建設的“深圳模式”,“無廢深圳”將不僅僅是一個目標,垃圾分類的助推力更是不容小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