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過去30年,中國的造紙工業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尤其是行業龍頭玖龍紙業,更是從一家廢紙商一躍成為年產值1800萬噸的超級巨無霸。 一、玖龍紙業:包裝紙行業龍頭,全球布局,產業鏈延伸穩固成本優勢 包裝紙行業龍頭,產業鏈逐步拓寬。公司成立于1995年,為一家現代化的廢紙環保造紙企業,產品包括多樣化的包裝紙以及環保型文化用紙和特種紙。2020年包裝紙業務營業收入占比86.71%,為公司核心業務,近年來保持穩定增長。面對原料缺少、行業競爭加劇的形勢,公司積極開拓原材料獲取渠道,收購下游包裝廠業務,加強產業鏈垂直整合優勢,并新增文化紙、特種紙和“江龍”系列產品,增加市場份額,競爭優勢明顯。 專注主業產能穩步擴張,全國布局鑄造成本優勢。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于包裝紙主業,歷時十余載建設四主四副生產基地,全國供應格局初步成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擁有箱板紙/瓦楞紙/白板紙/文化紙/特種紙產能908/340/260/112/32萬噸,擁有木漿及再生漿產能85.3萬噸,產能位居全國首位,規模效應顯著。公司在各個生產基地均配套電熱聯產設備,可以節約三分之一的能源成本,還擁有太倉、重慶、東莞碼頭三個自有碼頭,產港車實現協同,有效降低運輸費用,成本優勢行業領先。 外廢收緊加速行業分化,下游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廢紙進口政策逐漸收緊,龍頭企業享受主要廢紙進口配額,在原料轉換的過程中仍能享有一定的成本優勢空間。隨著2021年將停止外廢進口,國內或將面臨廢紙原料短缺,龍頭企業通過海外建設紙廠漿廠的方式實現自身原料供需平衡,降低原料波動帶來的影響,預計未來小型造紙企業由于成本過高逐漸退出市場,龍頭企業憑借原材料優勢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此外快遞領域箱板紙替代塑料包裝需求有望達到500萬噸,預計將帶動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利好龍頭企業業績增長。 海內外布局保障原料優勢,上下游延伸穩固龍頭地位。為應對外廢進口收緊帶來的原材料缺口問題,公司不斷優化廢紙采購渠道,國內投資建設廢紙供應鏈,海外積極開拓廢紙漿進口渠道,同時加快國內外紙漿布局,到2022年底,公司預計將擁有126萬噸再生漿產能和207萬噸木漿產能,進一步擴大成本優勢,在外廢收緊背景下提升公司競爭力。同時公司穩步擴張包裝原紙和紙板產能,預計到2023年,公司包裝原紙產能在現有基礎上將提升285萬噸至1793萬噸,包裝紙板及紙箱產能也將在現有的10億平米上繼續擴充,屆時公司在包裝紙行業的龍頭地位預計將更加穩固。 外廢收緊背景下上游布局帶來成本優勢,下游擴張提升龍頭地位,首次覆蓋,給予“強推”評級。外廢收緊有望加速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下游箱板紙替代需求明顯。公司憑借海外漿紙供應鏈布局和領先行業的生產規模,成本優勢顯著,隨著公司憑借多元化布局打開銷售局面,市場份額預計將繼續提升,未來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隨著網購的興起,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的造紙市場也在發生著變化,快遞物流、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都需要大量的紙箱包裝。”張茵介紹說,“玖龍集團在國內的新布局都是生產新產品的,包括高檔包裝紙、食品級的包裝紙、代替塑料制品的包裝紙等。” 在張茵看來,造紙行業的整合尚未完成,玖龍紙業在國家“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仍然擁有非常好的市場機會,隨著造紙行業原料結構的調整,玖龍紙業應該抓住機會,先人一步。 事實上,從1995年玖龍集團在東莞建設第一條生產線開始,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玖龍紙業已經完成全國9大生產基地1800萬噸年產能的布局。如今,玖龍集團的造紙機遍布各制造業中心,包括在珠江三角洲的廣東省東莞市、長江流域的江蘇省太倉市、中西部樞紐的重慶市、環渤海經濟圈的天津市、海峽西岸的福建省泉州市、東北地區市場的沈陽市等。 張茵指出,這樣的布局能夠讓玖龍紙業最大程度地貼近消費和原材料市場,在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提高服務的便利性。 與此同時,玖龍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全球化發展,完善產業鏈,2008年即完成對越南正陽造紙廠的收購和控股,進入東盟市場;2018年收購了四家位于美國的漿紙廠;2019年收購了一家馬來西亞生產廢紙再生漿的漿紙廠,為國內提供緊缺的優質造紙原料,未來計劃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建設一個新的智能化造紙基地。今年10月20日,玖龍投資135億元在湖北省荊州監利市的造紙項目開工奠基,這是玖龍集團首次在華中地區布局。 這樣的戰略布局也讓玖龍紙業遠遠領先于同行業,“隨著新基地的建成,未來2至3年,玖龍紙業的產能將突破2000萬噸。”張茵說,“我對這樣的戰略布局是非常滿意的。”據了解,目前,國內排名第二的造紙企業,產能約為600多萬噸,排名3至5名的造紙企業,產能各約為500多萬噸,玖龍紙業的規模優勢非常明顯。 二、玖龍紙業在全球排在什么位置呢? 那么,玖龍紙業在全球排在什么位置呢? 根據美國paper360雜志2019年的統計,如果按照企業營業收入,龍頭紙企業玖龍可以排到全球第11位,2018年營業收入達到7978百萬美元,距離排名第十位的NipponPaper僅相差不到600萬美元。 前8名企業分別是美國的InternationalPaper、P&G、WestRock,日本的Oji,芬蘭的UPM,愛爾蘭的SmurfitKappa,芬蘭的StoraEnso和美國的KimberlyClark。而全球第一是美國的國際紙業,營收為233.06億美元,增長7.2%。 
而在全球百強榜中,中國有14家企業上榜。第一次上榜的中國紙業排名第23位,營業收入4229.6百萬美元,理文造紙、晨鳴紙業(6.010, -0.10,-1.64%)和山鷹國際位列第三到第五位。14家企業中有11家的營業收入同比都有所增長,其中華泰紙業、山鷹國際、理文造紙和玖龍紙業的營收增速都超過了30%,而晨鳴紙業、正隆紙業和博匯紙業(15.630,-0.04, -0.26%)的營收同比有所下降。 
此外,如果按照產能來排位,全球33家紙及紙板產量超過200萬噸的造紙企業名單中,國際紙業排名第一,玖龍紙業和WestRock位列二、三位。有四家中國企業產量進入全球產量前15強,分別是玖龍紙業、理文造紙、晨鳴紙業和山鷹國際。 
看來,中國的造紙企業普遍很大,但整體營收規模還是遠遜歐美企業,這或許是大而不強的真實寫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