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森林產品行業信息提供商FastmarketsRISI將2021年度亞洲CEO大獎授予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紙業”)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洪信先生。FastmarketsRISI將于5月20-21日在上海明天廣場JW萬豪酒店舉辦第22屆亞洲峰會暨頒獎儀式。 自2008年亞洲年度CEO獎項設立以來,李洪信先生曾分別于2010年、2013年和2015年三度獲獎。時隔六年再度將這一獎項授予他,以表彰他帶領太陽紙業發展壯大的進程中展現出的獨到戰略眼光和強大執行力。在他的領導下,太陽紙業克服2020年嚴峻的外部環境,并在今年一季度取得驕人成績——當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66%至人民幣76.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06.71%至11.08億元,創下公司上市以來單季最好業績。 李洪信先生于近日接受FastmarketsRISI專訪,就公司戰略發展規劃、海內外投資經驗及中國造紙行業走勢等話題發表他的見解。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洪信先生) FastmarketsRISI:距離上一次您獲頒RISI亞洲CEO大獎已經過去了六年,請您簡短評價一下這六年時間里太陽紙業的發展。 李洪信:這六年,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的六年,也是太陽紙業砥礪奮進、新舊動能轉換取得豐碩成果的六年。我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功實現向造紙產業鏈上游的延伸,形成了北方山東、南方廣西和老撾三大基地,使公司的產業布局實現內陸地區、祖國沿海和“一帶一路”區域的有效覆蓋,補齊了戰略區域上的短板;我們的產品覆蓋面更廣、市場影響力更大、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強。 FastmarketsRISI:鄒城廠的四臺箱板瓦楞紙投產時,正逢中國收緊廢紙進口政策,太陽紙業隨后在當地建設了半化學漿和本色化學漿線。是什么因素促使太陽紙業果斷采取了在當時還比較少有人選擇的外廢替代方案?您認為這種模式可以在中國廣泛復制么? 李洪信:由于國家廢紙進口政策收緊,而我們又需要制造高質量紙張的優質纖維原料,所以我們通過自身的研發力量和生產管理經驗,依托當地資源,實施了半化學漿和本色化學漿項目,既解決了高品質原料短缺的問題,又提升了產品質量檔次,為客戶創造了更大價值。 山東的家具板材等木材加工產業發達,有豐富的國產楊木片資源和大量進口針葉木材的邊角廢料,為發展包裝用紙自制漿提供了原料。這種模式可以復制,但因地域和原料等因素的屬地局限,不可以大規模復制。 FastmarketsRISI:太陽選擇在老撾沙灣投資再生漿和箱板紙產能之初,不少人曾基于老撾的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條件對這一決策提出過質疑。太陽選擇在老撾擴大投資,看中它怎樣的條件和區位優勢?未來太陽對于老撾生產基地有怎樣的定位與長遠規劃? 李洪信:我們堅信,習主席“一帶一路”的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在世界范圍內廣受歡迎和響應。老撾國土面積為23.7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中國山東省土地面積的1.5倍,但人口只有七百萬,人口密度低,基礎設施條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由于我們有深耕老撾十幾年的歷練和基礎,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地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我們依托老撾當地適合速生林生長的自然條件、政府鼎力支持、人民勤勞善良、毗鄰越南港口等優勢,堅持與當地民眾合作造林創收,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積極融入當地,實現企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助力老撾人民共同富裕。 老撾作為高效林業發展基地,是我們未來優質原料最重要的供應保障。當地的速生林輪伐期為五年,已經在為太陽老撾基地化學漿線提供部分木片原料。未來公司將逐步擴大在老撾的林地建設面積,提升公司生產原料的自給率。我們將致力打造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企業,為降低世界碳排放、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FastmarketsRISI:近兩年中國造紙企業赴海外投資的熱情高漲,太陽在海外建廠、經營和管理方面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可以和大家分享?下一步海外投資的大方向在哪里? 李洪信:太陽紙業是行業內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和探索者。我們認為,開展海外投資要堅持和諧包容的理念,“改變自己、順應發展、融入當地”,與所在國一起實現發展成果,惠及企業、惠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惠及兩國人民。 太陽在老撾的速生林建設歷經多年發展,專家團隊潛心優選、組培出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的樹種,與當地民眾合作植樹造林,在公司投資發展的同時讓當地民眾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公司還積極參與當地公益慈善事業,捐資捐物用于修橋鋪路、建設學校等事業。 未來,我們將依托國家產業政策,結合市場需求,繼續立足漿紙行業本身,扎根老撾,耕耘老撾,深入開展原料基地建設,致力于讓項目造福當地,樹立起誠信、負責、值得信賴的中國企業良好形象,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在“一帶一路”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FastmarketsRISI:在臨近老撾的廣西北海,太陽正在加緊建設龐大的漿紙一體化新基地。公司對北海基地的定位是怎樣的?如何與老撾基地聯動最大程度發揮區位優勢? 李洪信:廣西太陽紙業3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是公司的重要戰略布局,是我們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適應產業發展新趨勢、持續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點項目,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是我們精心打造的南方生產基地,目的就是為重點消費市場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從地域上看,廣西靠近老撾,也有利于與老撾基地實現原料、人才等各種資源的銜接,實現公司“均衡發展、穩定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FastmarketsRISI:去年太陽在兗州新增5萬噸生活用紙產能,時隔五年再度在這一領域擴產,是出于怎樣的戰略決策?公司對生活用紙業務的定位和整體規劃是怎樣的? 李洪信:生活用紙擴產是我們根據市場需求采取的措施。我們堅持不以規模取勝、而以特色見長,堅持差異化競爭策略,發力細分市場,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太陽生活用紙“幸福陽光”品牌主要有無添加、水潤、居家外用、定制、綿柔等產品系列。其中“無添加”系列是不添加任何功能性化學藥品的生活用紙,紙張更加安全、環保、健康,制造工藝獲得了中國發明專利和中國香港發明專利,受到消費者及行業同仁的廣泛青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對個性化特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將發揮創新優勢,滿足市場個性化、客制化需求,持續為市場提供具有品質特色差異化的生活用紙產品。 FastmarketsRISI:太陽向上游纖維原料延伸的投資不少,未來是否有向下游(如包裝、印刷)拓展的計劃?在深耕制漿造紙主業的同時,公司是否有涉獵其他行業的規劃? 李洪信:面對未來中國市場的需求,為更好地融入“雙循環”,我們正在進行調研與思考,未來可能在包裝、印刷等造紙產業下游領域,通過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共同開展業務,實現共榮共興,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這源自于太陽紙業始終堅持的“信于心、創于行”核心價值觀,我們與客戶合作的時候都是以信字為先,依靠眾多的創新成果,為客戶提供穩定的高質量產品和優質服務。我們致力于通過合作滿足未來市場發展的需求,實現綠色發展,踐行社會責任,取得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生多贏。 我們會堅持深耕于制漿造紙行業主業,不會涉獵與造紙行業無關的其他產業。 FastmarketsRISI:近年太陽紙業的投資項目普遍能夠快速落地、投產,超高效率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還在逐年下降,截止到2020年底為54.30%,與國內其他上市造紙企業相比處于偏低水平,公司如何控制杠桿率? 李洪信:首先,我們擁有勤奮敬業的工作團隊,他們具有優秀的項目執行創新能力和先進的項目建設技術裝備。在此基礎上,我們在前期做了長期、充分的論證,并且在產品定位、人才培訓、項目規劃、供應商合作、政府協調等方面做好了周密的準備工作,這些為項目的高效建設提供了充分保障。 在控制杠桿率方面,做精、做專、做深、做細主業是太陽一直以來的堅守。在項目投資時,我們始終堅持量力而行、順勢而為,絕不進行盲目投資,根據市場需求補足短板進行項目建設,滿足客戶需要,讓每一筆投資和每一個項目都創造出應有的價值。同時,我們的項目投產速度快、創造效益多,這降低了費效比,為生產經營提供了充足的現金流。 FastmarketsRISI:過去的一年多里中國造紙行業發生了不少變化,例如龍頭企業之間的兼并、外廢進口禁令落地、纖維原料和成品紙價格飆升等等,作為行業領軍人物,您對未來三到五年中國造紙行業的大趨勢有怎樣的預判?機遇和風險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洪信:總體來看,未來三到五年,造紙行業機遇大于風險。隨著創新能力的提升、智能化自動化的普及、綠色發展的效果顯現,以及限塑令、碳中和等利好政策的推進,我堅信未來中國造紙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產品品質會越來越好,在滿足市場需求定位上也越來越清晰。同時,造紙行業的挑戰與機遇同在,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優質纖維原料短缺是今后我們要面對的主要風險。 我深信,中國造紙行業及產業鏈上下游,將以持續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以加強溝通、增進合作促進產業鏈延伸與整合,以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造紙工業生產體系,從而實現中國造紙乃至亞洲造紙的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FastmarketsRISI: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您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定為中國制漿造紙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奠定了怎樣的基調?行業能夠采取哪些措施和行動助力目標順利達成? 李洪信: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首當其中就是減少碳排放,這將對我國產業結構布局、能源結構調整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對于制漿造紙行業而言,中小產能將會加速出清,龍頭將憑借規模與原料自給優勢搶奪市場份額,提升行業集中度。 為如期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行業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能源結構,減少高能耗產品的生產供應;通過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運用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實現精益生產;堅持創新驅動,以新技術助力打造資源節約型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優質原料林作為漿紙產業鏈最上游,其重要性將進一步顯現。未來,造紙企業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提升,同時碳匯交易或將進一步利好擁有產業鏈上游資源的造紙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