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博匯紙業發布的2021年業績快報顯示,其在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62.76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6.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05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04.44%。 白卡紙企業利潤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白卡紙均價的上漲。2021年,白卡紙市場價格走勢前高后低,急漲快跌較為明顯。 其中,2021年上半年,白卡紙價格一度破萬/噸,創歷史新高。2021年,250g~400g規格的白卡紙市場年均價7397/噸,較2020年同期上漲23.12%。 博匯紙業、晨鳴紙業等上市公司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紙價上漲。 隨著造紙行業景氣度提升,白卡紙價格同比上漲,晨鳴紙業漿紙一體化戰略所帶來的成本優勢突出,而博匯紙業依托APP(中國)在原料成本上也具備同樣的優勢。這也是龍頭企業利潤增幅遠遠大于營業增幅的重要原因。 01、多因素拉漲紙企業績 2021年白卡紙企業利潤大幅上漲是基于上半年價格的暴漲。 2021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國內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經濟生產持續穩定恢復。 造紙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2021年上半年,受上游原材料成本助推、下游需求回暖影響,紙制品價格上漲;同時,隨著木漿價格持續穩步上漲,利好漿紙一體化大企,造紙行業板塊效益增勢顯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6月,造紙和紙制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484.30億,同比增長了77.1%。 從2021年上半年需求端來看,白卡紙企業受益于升級版‘限塑令。該政策明確規定,2020年底,多地全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政策實施后,“以紙代塑”的主要產品白卡紙成為搶手貨,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表現異常顯眼。 在此背景下,2021年初,國內幾大紙業龍頭紛紛發布漲價函。 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1月,白卡紙價格漲至7500/噸,自2021年2月26日起,白卡紙再次調漲500/噸;3月1日,白卡紙市場突然再次發力漲價,博匯紙業漲價1000/噸。至此,白卡紙價格進入萬時代。此后,4月到5月其價格一直維持在1萬/噸高位。 白卡紙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基于成本上漲及市場需求,但大幅度的上漲得益于白卡紙市場“定價權的統一”。APP(中國)收購博匯紙業后,APP(中國)、晨鳴紙業和萬國太陽占據八成白卡紙市場份額,APP(中國)獨占五成,其似乎具備白卡紙價格定價權。 受此因素影響,2021年上半年,博匯紙業、晨鳴紙業等相關上市企業的業績出現大幅增長態勢。 博匯紙業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80.04億,同比增長39.59%;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約15.14億,同比增長466.63%。同時,2021年上半年,晨鳴紙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1億,同比增長291.44%。 晨鳴紙業方面表示,報告期內,隨著造紙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主要紙種價格同比上漲,漿紙一體化戰略所帶來的成本優勢突出,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02、行業供需失衡 然而,進入2021年下半年,白卡紙價格已出現下跌的趨勢。 去年8月份,白卡紙價格跌至6100/噸左右,其價格幾乎“腰斬”,并一直延續至2021年末。中研普華數據顯示,2021年12月31日,白卡紙均價6010/噸,同比下滑15.6%。和巔峰時期的1萬/噸價格相比下降近四成。 在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的背景下,紙漿行業的供需格局有了一定的變化,經過2021年上半年上漲后,行業出現了一定的供需矛盾,導致去年下半年白卡紙的價格呈現下降趨勢。 博匯紙業方面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的背景下,去年下半年行業面臨期需求收縮、供給增加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公司外部競爭環境趨嚴且充滿不確定性。 公司產品售價在2021年三季度下跌后趨于平穩,而成本端受大宗商品順周期上漲影響,單位原材料成本增加。單位成本上升與產品售價下行在2021年四季度產生“剪刀差”效應,導致2021年下半年盈利水平較上半年回落明顯。 03、市場回歸理性 從價格來看,今年白卡紙的走勢似乎較為平穩。2022年春節以來,由于海外需求較強,紙廠訂單充足,疊加漿紙價格持續上行,多家紙企頻發漲價函。 2022年,中國白卡紙行情出現“開門紅”。1~2月份,紙廠相繼上調白卡紙接單價格200/噸,至2月份,250g~400g主流品牌白卡紙接單價格上調至6310/噸~6510/噸,環比上漲約3.2%;市場均價約6199/噸,環比上漲3.6%。 近期白卡紙價格歸于平穩,隨著2022年宵節過后,白卡紙市場供應逐漸增多,而下游需求目前并沒有明顯增量。加之第二季度白卡紙恐將進入淡季,市場漲價壓力會有所增加,多以挺價、促成交為主。 從市場供需來看,在“限塑令”下,白卡紙逐漸成為塑料的替代品,白卡紙的未來需求規模較大,一些廠家也在擴充白卡紙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未來2~3年,白卡紙新增規劃產能預計約670萬噸,供給端產能集中放量或對價格上行有一定制約。 不過,行業集中度較高,利好龍頭公司長期發展。從未來產能釋放來看,新增產能依舊把握在龍頭企業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