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中堂鎮潢涌村北王路一路向南,一個個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舊廠房一覽無遺。歲末年初,廠房里的工人們都陸續回家過年,廠房所在的產業園卻在原地等待著新年和新生。 這片占地面積228畝的產業園就是中堂鎮潢涌智造產業園。去年10月,該產業園正式動工,是中堂首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行改造的“工改工”項目,建成后將為潢涌村帶來22億元的產值和8000多就業崗位。 中堂鎮潢涌智造產業園項目是潢涌村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縮影。2021年集體總收入7.12億元、總資產80.77億元,2020年村組兩級經營純收入6.12億元,位列東莞596個村(社區)之首,潢涌村是當之無愧的東莞“億元村”。近期,南方+記者蹲點發現,潢涌村的致富密碼遠不止如此。 升級:從造紙名村到“智造”強村 翻開地圖,中堂潢涌村北隔東江與廣州增城相望,是中堂名副其實的“北大門”。回溯來路,改革開放后,潢涌村依靠發達便利的水陸交通、不斷與時俱進的產業升級壯大集體經濟,歷經興辦紅磚廠、水泥廠、造紙業等,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村集體可支配收入多年來穩居東莞市村級前三名,其中造紙業產量產值更是占據全鎮半壁江山。 走進潢涌村辦企業金洲紙業的廠區,只見巨大的水簾“嘩嘩”地響著從廠房上掛下。這是造紙的冷卻用水,在金州紙業實現了循環利用。潢涌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1987年到2004年,潢涌村以集體全資或集體參股的方式先后建成了金洲、銀洲、建暉三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大型造紙企業,村自辦企業收入一度占據該村總收入的90%。 傳統造紙產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但潢涌村卻不滿足于此。為力克傳統造紙產業“一業獨大”瓶頸,2017年以來,潢涌村圍繞“一專多元”發展目標,提出“優化提升工業型經濟、做大做強物業型經濟、做精做優投資型經濟、探索發展服務型經濟”集體經濟“四輪驅動”發展戰略。 如今,潢涌村開始邁向新一輪的“闖關”——圍繞東莞“雙萬”城市的價值追求和中堂鎮建設“先進制造業集聚的水鄉生態新城”目標要求,開啟第三次產業轉型升級。 該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黎錫康表示,建設中堂潢涌智造產業園是潢涌村深入實施集體經濟“四輪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從“增地增產”向“原地增產”轉變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堅持從“新增資源”向“盤活資源”轉變拓寬產業發展空間,提升物業型經濟產業賦能,積極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的重要一環,對進一步優化潢涌發展環境、提升潢涌發展能級具有重要意義。 中堂潢涌智造產業園作為潢涌村孵化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的平臺之一,將推動潢涌村加快形成“人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發展新格局,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能級提升、發展質效提升,為全力建設幸福美麗鄉村,打造生態智造強村。 蝶變:美麗顏值帶來美麗經濟 每個來到潢涌村的人都很難將該村與認知中的高污染造紙業聯系在一起。高顏值公園、“十里榕廊”休閑跑道、整齊的停車位……富裕的潢涌村,有錢也有顏,經濟與環境齊飛。 “大家都知道潢涌村的造紙業很發達,我們也常常在想,除了造紙外,我們還能做什么。”潢涌村村委會委員黎展朋說,潢涌村于是提出的集體經濟“四輪驅動”發展戰略,指的是,造紙業、物業出租、對外投資以及旅游產業。其中旅游產業的基礎就是美麗鄉村建設,為此,近年來潢涌村實施“潢涌村美麗幸福村居生態整治項目”,并借助東莞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大手筆投入美麗鄉村建設,如今所有項目工程已經完成、進入收尾階段,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提升。 漫步在潢涌村充滿嶺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公園,只見一片又一片荷葉鋪滿了整個池塘,新修的小徑被綠蔭遮住陽光,所觸所感都是綠色,讓人好不愜意。不遠處還有一所新建的公廁,整個公園環境優雅、設施齊備。 濕地公園的建設是潢涌村打造特色精品示范村中的一小部分,也是美麗幸福村居生態整治項目的三大板塊之一。黎展朋介紹,潢涌村的特色精品示范村項目總投資3565萬元,共30個子項目。而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建設也只是潢涌打造鄉村旅游產業中的一部分,潢涌預計會總投入8000多萬打造鄉村旅游產業。 如今,潢涌村的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設已通過驗收,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了。節假日,越來越多東莞人會選擇帶小朋友到潢涌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感受潢涌的歷史變遷,村民和其他住戶也可以在這里更好地了解潢涌悠久的歷史和家風祖訓;平日里,升級美化后的河岸欄桿、鋪設瀝青的道路、升級改造后的停車場與籃球場,讓居住在潢涌村的人們有了更高的生活質量;休閑時,煥然一新的江濱公園、隨處可見的傳統文化元素小品,即將竣工的浮雕墻,讓人們在休閑時光有了好去處……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前往東莞潢涌村游玩的游客不僅可以在這里肆意享受美麗鄉村的魅力,還能側耳傾聽“億元村”的致富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