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自然狀態及其發展的可靠全面信息日益關注。公共和私營部門都需要這些信息來規劃措施并監測目標的實現情況。此外,這些信息還被應用于核實運營效果并滿足報告要求。 目前,聯合國、歐盟、芬蘭及一些私營企業都制定了阻止自然狀態惡化和改變發展方向的目標。《歐盟恢復條例》對生物多樣性指標及其國家目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芬林集團需要通過經測量的自然數據來監測自身目標的實現情況。芬林集團的再生式林業和土地利用目標是到2030年提升自然狀態。越來越多的人對反映產品對環境影響的“手印”或“足跡”感興趣。 衡量芬林集團自身對環境的影響,需要長期和持續的發展工作。這項工作已在公司自身的項目中展開,同時也是芬蘭木材加工業多樣性路線圖的一部分。芬林集團希望將工作結果和計算建立在通用的、科學認可的指標和監測方法之上。因此,我們需要積極的研究和廣泛的合作。 從根本上說,我們對自然知識的需求是非常實際的:自然是芬林集團的資本,是芬蘭復原力的基礎。它的狀態和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競爭力、自給自足和供應安全。加強自然生態系統為經濟和技術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 芬蘭編制了國際上獨一無二的自然監測數據,如國家森林資源清查和藍莓行動(繪制森林植被圖)。雖然芬蘭是世界上物種監測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但只有少數物種群擁有可靠的計算數據。監測的覆蓋面需要擴大。 發展當前的國家監測方法并確保資金來源符合整個芬蘭的國家利益。必須擴大國家森林清單,以便更好地為生物多樣性監測服務。必須確保開展國家植被調查的資金,并根據2030目標制定時間表。 新技術的使用應具有多樣性,同時確保以傳統的實地工作方式收集物種數據,并越來越多地借助DNA技術。必須將監測方法集中起來,并使其易于獲取。應在一站式服務的基礎上,為私營和公共部門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務。 通過共同開展自然監測,我們可以確保未來不會因為缺乏信息而無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