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家造紙廠為了倡導“綠色消費”,在京城各區設立了60多家廢紙換新紙的“換紙站”。
在西四北八條的換紙站,筆者看到,半間屋子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廢紙,柜臺上則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練習冊、圖畫本、復印紙……這些潔白精美的紙張全是“再生紙”。聽工人王師傅介紹,收來的廢紙要在這里分3類,種類不同,價格也不一樣:辦公用廢紙、廢報紙0.8元/公斤;舊書和雜志0.6元/公斤;紙箱板0.5元/公斤,這是因為不同的紙在化紙漿過程中工藝不同。“再生紙的生產成本是不是比原來要高呢?”我問。王師傅說:“當然要高,這比直接用木材造紙多了一些脫墨、漂白的過程,但節約了大量的樹木,而樹木又創造了更大的‘環境價值’,要算大賬,對吧?”筆者看到各種再生紙的標價:大練習本0.5元/本、小作文本0.3元/本、大筆記本1.5元/本、大記事本0.8元……換紙,就是用賣廢紙的錢直接買這里的再生紙。
來這里換紙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再生紙消費”作為一種高尚的“環保行為”,正在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
(2001-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