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明確了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化的目標,為包括造紙行業在內的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界定了兩個最為關鍵的條件。中國造紙工業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成為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12月14日,以“林漿紙一體化:引領產業的未來”為主題,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聯合APP(中國)主辦的2013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匯聚了來自政府、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學術界百余位嘉賓,就中國紙業發展現狀、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等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譚天星出席論壇并講話,中國新聞社社委、社長助理張平,APP(中國)文化用紙事業部總經理、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明出席論壇并作為主辦方發表致辭。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高延敏,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孫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偉,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金紅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錫土發表演講并參與現場對話。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在講話中提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美麗中國,意味著國家將繼續加大淘汰造紙業落后產能,立足產業發展走上低碳之路。因此,造紙業面對國家戰略和未來發展之路,應大力研究如何創新產業模式,完善產業協同推進建設,立足可持續發展,提升行業競爭力,從而促進整個造紙業更加低碳、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新聞社社委、社長助理張平在致辭中表示,紙業謀求可持續發展,不僅受到這些市場變化的驅動,也與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階段深刻相關。剛剛落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提出把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和主要任務。面對日益加劇的資源和環境壓力,一度被公眾認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國紙業,亟需一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模式來引領未來的發展。
APP(中國)文化用紙事業部總經理、金東紙業(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明在致辭中說,在中國,APP是人工林種植規模最大的漿紙企業,倡導和推行世界先進的“林漿紙一體化”模式,一方面有效緩解了原料供給過于依賴國外的局面;另一方面從治本入手,先種六棵樹,才用一棵樹,并再種回去,如此使林木資源生生不息,循環不已。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高延敏在講話中對于中國紙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五點看法:第一,造紙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制造之路,要盡可能更高地去利用我們的資源,盡可能低地對環境產生污染和影響;第二,造紙業要走創新驅動的思路!皠撔隆睂τ谠旒垬I來說,最重要的是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第三,要不斷培養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品牌忠誠度,讓產品有延續性;第四,造紙企業要加大環保方面的投入;第五,要考慮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第六,要建立社會誠信,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最后一點就是要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
根據 2012年環境統計年報公布的數據,造紙工業的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排水總量的18%,造紙業COD排放量287萬噸,占全國總排放量40%,其中達標排放污水量是53%。針對當前造紙工業的環,F狀,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表示,國家對于造紙業的環保要求主要有五點:首先是嚴格執行國家的環保法制;其次是要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實行清潔生產審核制度;第三,制漿廢水的排放要進行嚴格的監測,實現循環管理;第四,要實現造紙企業的環境指標公開制度,便于公眾監督;第五,對于造紙企業人工林周邊生態環境要加以保護。
國家林業局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司副司長孫健表示,木漿造紙企業作為木材深加工企業,2012年年產量已經超過1億萬噸,人均達到了74公斤,但是其中的木漿產量僅為22%,國產木漿僅為10%左右,這種差距意味著市場潛力和希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就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進行了發言。他認為,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的升級版”,要實現傳統產業從“老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向“新三高”(高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率、高價值鏈條)的轉變。中國造紙產業正在面臨重組洗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優勢企業要實現從“老三高”向“新三高”的轉變,而且這些優勢企業要積極發揮推動行業洗牌的作用。
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偉表示,當前造紙行業正在面臨增長速度放緩和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加的壓力,造紙工業生產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這里面既有外部因素,也有自身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但造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行業特有的較高需求彈性系數將會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繼續保持同步,造紙業一定要堅定信心,通過加快轉變方式,調結構,依靠科技進步的創新,練內功、提升行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院長曹春昱認為,針對目前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資源和環境制約愈加嚴厲的現狀,在節能減排降耗方面關鍵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仍將是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作為基礎原材料產業,中國造紙工業在長期粗放增長之后,也進入了經濟增長的嚴冬。來自中國造紙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紙及紙板產量為8766.34萬噸,同比增長僅為0.83%,比2012年全年增速下降2.39個百分點;紙漿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4.15%。而伴隨著以無紙化為顯著特征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眾的用紙態度和習慣,造紙行業的生產經營都在發生深刻的嬗變。
對此,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我國造紙工業已經進入深刻的調整期,面臨資源和環境的制約,林漿紙一體化仍是解決我國制漿造紙工業生產原料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已經成為造紙工業的主旋律,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打造低碳發展模式的產業升級之路已經成為必然。值得一提的是,以APP(中國)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已經形成“以林促紙,以紙促養林,林紙結合”的良性循環。
據介紹,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源自2008年,秉承“綠色承諾 綠色發展”理念發展,打破企業、行業的藩籬,匯聚政府、行業、協會和學界的智慧,如今該論壇已經成為推動中國造紙工業加深行業交流和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