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9日下午召開2014年第4次網上發布會。發布會通報了近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轉型和年報審核工作。
上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車業務實施后,信息披露事前審核轉向事后監管。從統計數據看,今年1至4月,上交所針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的違規失信行為,共做出了42份紀律處分和決定,較2013年同期的14份決定有大幅增長;共涉及75名董監高、12家上市公司和19名股東,其中,公開認定1人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公開譴責了8名董監高和1家上市公司。另外,對10家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發出了紀律處分意向,目前正根據上交所相關程序進入調查核實和反饋審核階段,并將根據核查結果及時作出處分決定。
針對滬市未在法律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報的博匯紙業、ST成城,上交所已對其股票實施了停牌。目前,上交所已要求兩公司發布關于延期披露定期報告的臨時公告,向市場和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同時已啟動對兩公司及其全體高管人員的紀律處分程序。后續,上交所還將繼續督促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盡快完成年報和季報的披露工作。
上交所最后通報了年報專題分析工作。今年上交所對年報專題進行了適度調整,將重點放在藍籌股市場建設和信息披露監管兩個方面,目的是提高分析總結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具體分為四類主題,一是藍籌股市場建設類,如年報整體業績報告、年報現金分紅報告和并購重組報告;二是監管工作類報告,如年報審核監管情況報告;三是會計審計類報告,主要分析實務中會計、審計與內部控制存在的疑點和難點;四是綜合類報告,包括公司治理年度報告和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