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1日從杭州市政府獲悉,《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2017年)》出爐。
杭州提出的目標是,到2017年,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數量較大幅度減少;全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氣數量逐年增加;全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26%以上。
2015年大杭州基本建成“無燃煤區”
杭州將科學制定并嚴格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市)域總體規劃,建立并落實與規劃區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的城市人口規模、人均城市道路面積、人均綠地面積、萬人公共汽車保有量等規劃指標。
嚴格執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編制實施杭州市氣候專項規劃,推進形成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和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城鄉空間格局。
此外,力爭到2015年年底前,在主城區全面完成“無燃煤區”建設的基礎上,蕭山區、余杭區等7個區、縣(市)建成區基本建成“無燃煤區”;2017年年底前,將禁燃區范圍逐步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
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47.5%
交通方面,杭州將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2017年年底前,主城區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47.5%,城市機動車總運行時間力爭削減10-20%。
同時,大力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2014年年底前,主城區新能源和清潔燃料出租車達到2000輛以上。全市每年完成10%左右的營運公交車清潔能源改造。
此外,2015年年底前,全市全面完成“黃標車”淘汰工作以及全面供應符合國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6年起,實施汽、柴油車國排放標準
每月公布主城區各區降塵監測結果
大氣污染防治還需要大氣環境治理科技支撐體系。杭州將加強大氣環境監測網絡和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力爭2014年年底前,完成市級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同時,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力爭2014年6月底前,各區政府(管委會)和市各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應急行動方案,五縣(市)制定實施本區域應急預案。
杭州還將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全面推行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公開點源、大氣環境質量等環境信息,每月公布主城區各區降塵監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