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浙江各個城市正在推進這個“五水共治”,這是浙江書記省長層面推動的戰略,浙江希望將在五年(2014-2018年)內基本解決工業水污染問題。
大家還記得浙江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河道治污驗收,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事件吧。以此為鑒,浙江五水共治要求,確保今年基本消滅浙江的垃圾河,明年基本消除黑河、臭河。
此番浙江的整治還是動了真刀子,而且造紙、印染、化工企業是重點板塊,據悉,五水共治以來,截至目前三大行業目前在浙江已經被關了978家企業,累計淘汰關停原地整治提升1550家、搬遷入園182家。
當然這才是個開始,浙江計劃到2017年,每年投入700億技術改造,力爭累計淘汰改造水污染落后產能企業5000家以上,每年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700家以上,很多落后高污染的造紙、包裝、印刷企業將在此之列。
化工印染造紙排污錢塘江占比85%
繼東莞紙業“地震”的消息傳出之后,浙江也被曝出將對全省的造紙、印刷產業做出全面整治,力度之大發人深省。
從7月1日零點起,浙江就要求所有未通過整治驗收的印染、造紙企業,將一律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或關閉,并要求各地全面公開整治信息,接受公眾監督。
印染、造紙企業一直被認為是威脅浙江水資源安全的主要污染源。例如杭州市環保局局長胡偉在年初表示,錢塘江兩岸的排污化工、印染、造紙這三大行業的排放占比高達85%。
早在今年3月份,浙江就發布了《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2014年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提出2014需要完成對造紙、印染行業整治提上日程。
造紙、印染兩行業的整治提升完成期限被定為今年6月底,而浙江對于驗收標準的制定也相當嚴苛,僅印染行業,就有標準58條。之后新購買機器擴展產能也必須通過驗收。
此外,大批的企業今年年底前搬遷入駐排污、治污設施齊備的產業園。
相關的排查行動一直在浙江全省各區域展開,例如在年初,臨安市板橋鎮聯合環保、消防、安監等部門對該鎮造紙企業開展地毯式綜合執法檢查,造紙業是板橋鎮的傳統產業,也是支柱產業,最多時曾有造紙企業16家。
其中5家企業因管理不善,被責令整改。這是臨安為積極響應“五水共治”,著力推進污染源控制的一次加壓。
此后,例如桐鄉市,其在4月就對騰飛包裝公司未經審批的生產設備進行了查封。據了解,該企業主要從事包裝裝潢印刷、復合包裝袋印制等。環保及執法部門檢查到該公司不僅污染物直排,而且還未經審批擅自新增加反應釜、印刷機、復合機等生產設備。
給每條河設一個河長
所謂的五水共治是浙江2013年提出的,“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边@其中,治污水首當其沖。
目前,浙江已經實行最嚴格的治污管理方法。并施行了“河長制,”也就是搞省、市、縣、鄉鎮四級河長體系,有些地方還延伸到村一級。據統計,該省有6名省級河長、189名市級河長、2344名縣級河長。
在整治高污染行業上,上半年浙江省基本上完成了淘汰落后產能一半的工作,這其中:已完成淘汰落后印染產能14.89億米、造紙產能162萬噸、煉鋼產能33萬噸等,涉及印染、化纖、制革、造紙、鋼鐵、有色、鑄造、化工、紡織、電鍍、鉛蓄電池等10余個行業,共涉及各類企業1438家。
比如在省會杭州,目前開始在一些企業選定試點安裝一套裝備,全程監控和預警,企業一旦排污超標自動警報,目前,一期工程已有26家重點工業企業被納入全程監管。
這逼迫大量污染企業投入資金進行技術升級,比如紡織業,杭州得力紡織有限公司今明兩年計劃投入1500萬元,建設污水深度處理系統,回用率有望達到60%。
而杭州市設定的技術升級目標是,力爭到2017年,印染企業重復用水率達到40%以上,其中非棉項目達到55%以上,造紙企業綜合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5%以上。
目前,杭州還將以以富陽造紙、蕭山化工、余杭印染等行業為重點,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治水信息化應用項目,提升治水信息化應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