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下洋村,有3家無證造紙作坊,常在深夜進行生產,污水、黑煙直接排放,破壞周邊環境。自2013年以來,這3家作坊曾多次被取締,但每次取締后又偷偷復工。近日,省環保廳廳長莊稼漢批示嚴查,倉山區政府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關閉取締這3家作坊。
10月31日,倉山區城門鎮、環保、工商、質監、安監、國土、電力等多個部門聯合行動,現場開進十多部車,有數十名執法人員。但這些執法人員到場后,并未對造紙機、鍋爐進行拆毀,也未對違章建筑進行拆除。附近居民擔心,按此情況,作坊很快又會偷偷復產。
這3家長期違法生產作坊,為何“屢關不停”?部門聯合執法遭遇哪些難題?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作坊領取補償后還在繼續生產
下洋村的這3家造紙作坊,分別為明輝、原杰、可恩造紙作坊,主要是用廢紙生產迷信紙。
記者了解到,這3家作坊,都沒有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而且屬于國家產業政策命令淘汰的小造紙作坊。3家作坊于2009年1月自行關閉,并領取了補償款,但2013年6月又擅自恢復了生產。
環保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倉山區政府至少采取過兩次聯合行動,對其進行取締關閉,市區兩級環保部門也多次查處,但3家作坊仍在偷偷生產。此事引起省環保廳的關注。10月21日夜晚,省環保廳執法人員突查,并在公安部門的配合下,進行了現場取證。隨后,省環保廳執法人員將此事向倉山區政府進行了反饋。
10月31日,倉山區政府對這3家造紙作坊采取了聯合行動進行取締。海都記者跟隨省環境監察總隊執法人員趕赴現場。當天現場開進十多部車,有數十名執法人員。
取締無證作坊卻未搗毀機器
在現場,電力部門對作坊的用電線路予以切斷,砸毀了部分電閘。同時,環保部門對作坊的磚砌紙漿槽進行了砸毀。但對于造紙廠的鍋爐,執法人員卻犯了難。
據了解,這些鍋爐未經過質量鑒定和年審,存在安全隱患,根據倉山區政府的行動方案,安監、質監等部門應對生產鍋爐予以拆除切割直至無法使用。但安監部門表示,根據相關法律,只能下整改單,無法搗毀機器。
最后,在海都記者的要求下,經本次行動的總指揮、倉山區雙擁辦副主任趙明的協調,安監部門將一家作坊的鍋爐供氣管道螺母擰掉,管道進行了分離。
記者注意到,執法人員不僅未對造紙機、鍋爐進行拆毀,也未見對違章建筑進行拆除。
找不到負責人,就不能處罰?
這3家作坊,為何“屢關不停”?部門執法,究竟難題何在?
據介紹,3家作坊的策略是白天停產、晚上生產;一家被查,馬上通知其它兩家;執法人員一到,工人馬上就跑;斷電后,作坊又接上;部門貼封條后,作坊又撕掉。總之就是與執法者玩“躲貓貓”。
在當天的行動中,有執法部門就提出,作坊沒有工人,機器也沒有開動,不能認定“在生產”。記者提出,環保部門已查處,并拍照、錄像,單個部門的取證能否為其它部門所認可?經協調,行動總指揮趙明表示,可以認定作坊就是在違法生產。
也有執法部門提出,找不到作坊的負責人,筆錄無法做,不能進行行政處罰。
但記者發現,如果部門能與公安聯動,則可破解這個難題。比如,此前省環境監察總隊在突查時,作坊員工也是四處逃散,拒不配合檢查。但隨后,城門鎮派出所民警趕到支援,現場控制住一名作坊員工。隨后,環保執法人員、公安干警均現場取證并做了筆錄。因此有附近居民認為,既然警方已在場,完全可以讓警方協助。但是,據介紹,此次警方參與行動,主要是防止暴力抗力。
而在一些專家看來,3家造紙作坊屬于無證無照的落后淘汰產能,對此類應強制淘汰的落后作坊,國家政策很明確,由當地政府采取拆除設備、清除原料、斷水斷電等方式予以取締,不需要走行政處罰程序。
律師:擅自撕掉封條,可拘留
在現場,執法人員還表示,由于造紙機屬于私人財產,不能搗毀,只能查封,而受條件限制,一般也是原地貼封條。根據以往經驗,作坊工人都會將封條撕掉,偷偷繼續生產。
對此,福建元一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佘雷律師認為,執法人員查處作坊并張貼封條,是一種妨礙執行公務的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19條第7項規定:拒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和威脅方法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環保執法人員認為,鄉鎮政府沒有履行日常巡查責任,相關職能部門沒有履職到位,強制取締沒有真正觸及實質,導致區政府的決策沒有執行到位,是3家造紙作坊取締關停難的原因所在。
省環境監察總隊的執法人員表示,雖然作坊已經停產,但是否會復產也拿不準,今后會進行復查。
記者還了解到,根據倉山區政府的行動方案,區監察局、區政府督查室將全程跟蹤督查各責任單位打擊違法行為落實情況,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進行相應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