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伊特集團亞洲區總代表劉明明女士
受宏觀經濟增速減緩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中國造紙業的低迷已經持續將近三年了。2014年上半年,全國造紙行業基本完成產量6千萬噸,產能過快增長得到一定的抑制,結構進一步優化,但是持續的市場低迷,也使部分企業出現效益下降、經濟困難局面,行業仍然處于低谷。
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周期性的規律,發展形勢有高有低,這都是正常現象。中國造紙也必將回升,但是何時回升是一個問題,需要大家探討。這取決于兩個因素,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
我們認為,行業目前的產能過剩不是真正的產能過剩,因為高質量的產能以及高質量的紙制品并不過剩。關鍵是低劣的能耗大的該淘汰的過剩,工信部去年公布了1200萬噸淘汰產能,但是沒有落到實處,該淘汰的產能沒有出局,這是一個因素。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產業的企業素質,是要實現轉型升級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應該面臨的問題。如何在互聯網新經濟思維、新的模式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比方說要尋求跨界發展的可能性。
大家都知道,隨著電商的沖擊,新聞紙業第一個遭受最大的沖擊。華泰是最大的新聞紙制造商,這些年不斷利用先進的技術,優化生產、降低成本,現在發展的很好。
總之,我們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大家共同探討有效的方法,今天我們借助這個平臺,希望能為大家互相切磋,共同探討,尋求發展的目標。
今天出席大會的嘉賓有很多新面孔,同時我們福伊特集團也有新的變化,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集團建于1867年,是歐洲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福伊特至今成立已經有150年的歷史,但是我們公司是非常低調,被業界稱之為隱形冠軍,我們要切入國家經濟的主動脈,涉及農業、水、天然氣。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水力發電的三大供應商之一,業務范圍涉及的主要是經濟的主動脈,而且我們的家族成員管理都交由職業經理人,至今已經傳到第六代。
我們集團的總裁今年又擔任了德國經濟亞太區主席,在促進中國和德國互相發展,以及歐洲和亞洲的互相之間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我們希望推動合作,利用平等機會和可持續發展機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合作。作為我們主要的任務,這也體現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要大力支持商會的工作。今年,福伊特造紙有一個新的變化,我們的全球總裁更年輕,領導了一個更加專業的全球化的團隊,其中我們亞洲區總裁Thomas Holzer先生,也是一個更加年輕,更加有知識面的新領導。
針對中國造紙業的不斷變化,我們要提出超前的新理念、新模式,并與各位嘉賓分享。最后,我們愿意跟大家攜手共進、為中國造紙業提供符合國情,提供當前的模式,以及提供我們的技術和服務,同時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本文摘自福伊特集團亞洲區總代表劉明明女士在《第七屆中國紙業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